達安基因2024年鉅額虧損:經營挑戰與未來之路
2024年,達安基因迎來了近20年來的最大虧損。根據其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收8.53億元,同比下降27.76%,而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虧損9.25億元和8.23億元,同比下降983.98%和126.11%。這一鉅額虧損不僅暴露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困境,也凸顯了其在經營策略和內部管理上的諸多問題。
市場競爭加劇,營收大幅下滑
達安基因作爲國內老牌體外診斷企業,曾在新冠疫情期間創下輝煌業績。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53.41億元、76.64億元和120.46億元,扣非淨利潤也分別高達23.67億元、35.37億元和51.81億元。然而,隨着疫情紅利的消退,市場需求大幅減少,公司營收在2024年迅速回落至8.53億元,同比下降27.76%。
市場競爭的加劇是達安基因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體外診斷行業涌入大量競爭者,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降。達安基因在2024年9月曾表示,相比2019年,公司期內的分子診斷產品出庫量顯著增加,但大部分產品價格顯著下降。這一現象表明,曾經的“香餑餑”領域在擠進太多玩家後,產品難以維持原有價格體系。
應收賬款壞賬與資產減值
除了市場競爭,達安基因在財務管理上也面臨嚴峻挑戰。2024年,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合計4.8億元,其中應收款項計提超4億元。應收賬款壞賬的增加直接導致淨利潤進一步下滑。公司在擴張過程中,加大了對客戶的信貸支持,但在市場環境轉差的情況下,壞賬風險顯著上升。
此外,聯營企業虧損和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也是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內,達安基因的聯營企業虧損嚴重,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財務壓力。
產品銷量大幅下滑,市場競爭力存疑
達安基因的產品銷量在2024年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年報顯示,公司期內的生物製品業試劑類(盒)無論是銷售量還是生產量較同期都下滑80%以上。這一數據變化提示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風險:達安基因的產品是否依舊被市場需要、是否具備持續的市場競爭力,已成爲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管理層變動與戰略調整
達安基因的股東和管理層在近些年也經歷了較大變化。2020年7月,廣州國資委旗下廣州金控成爲公司的新實控方。然而,2022年5月的董事會和監事會換屆選舉暴露了新控股方與舊管理層之間的矛盾。原總經理周新宇、原董秘張斌和原黨支部書記黃珞三人落選非獨立董事,而由廣州金控提名的三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則全部當選。
管理層的不穩定可能影響了公司的戰略執行。達安基因在2024年11月曾表示,公司堅持聚焦於主業,金融服務業務已縮減。然而,這一戰略調整並未能有效扭轉公司的虧損局面。
未來之路:挑戰與機遇並存
達安基因的未來發展之路充滿挑戰。公司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找新的增長點,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和財務控制。儘管公司在技術研發上仍具備一定優勢,但如何在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上取得突破,將是其能否重回增長軌道的關鍵。
總的來說,達安基因2024年的鉅額虧損不僅反映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困境,也暴露了其在經營策略和內部管理上的諸多問題。面對未來的挑戰,公司需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