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雨果「不是不行」: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
許多上班族的理想就是存夠錢,過上退休生活。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休金多少纔夠?」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我想用這篇文章來解釋一下,我所說的金額,只是適合特定目標族羣,譬如目前剛出社會工作的人,或是中年已累積有一定資產,工作收入也不錯的人,還有目前擁有1000多萬資產已經考慮要退休的年輕/中年人,並非適用所有人。
臺灣的貧富差去頗大,科技業年收300萬以上的一堆,一般服務業年收不到50萬的更多,我不管舉何種例子,都只會適合一小部分人,所以千萬不要拿舉例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你需要知道的是概念,然後調整數字,套用到自己的情況。
年紀已經60歲了,銀行資產只有500萬能不能退休?當然也可以,假如500萬可以帶來年被動收入25萬,平均一個月2萬,再加上勞保年金每個月2萬元爲例,一個月就有4萬元的生活費,以一兩個人的需求來說,應也夠生活。
但可能也就夠生活而已,如果已經有一間已無房貸的自住房,每個月的生活開銷就只要負擔三餐跟一些基本娛樂,又不是生活在雙北或竹北地區,應該是夠用。
但如果突然有大筆醫療支出,或是小孩要結婚資助,可能就都沒有辦法了。
收入高的,能夠好好存錢的,多準備一些退休金,做好適當的投資,就可以維持豐富精采的退休生活。收入較低的,生活比較辛苦的,退休金雖少一點,加上勞保年金與勞退,應該也還能維持一定程度的退休生活。未必每個人都要以幾千萬退休金爲目標。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幾個情況,我也解釋一下爲什麼會以3000萬的退休金當目標。
對於剛出社會工作的人,假設是25歲好了,距離傳統設定的退休年齡65歲還有40年的時間,3000萬在現在聽起來很遙不可及,但經過試算,只要能有年化報酬率7.2%的投資績效,40年後要想達到3000萬目標,每年只需要投資13萬4千元,是不難達到的。
而且,40年後的3000萬其實並不值多少錢,考量年均2%的通膨率,40年後的3000萬隻約等於目前的1358萬元,若是3%的通膨率,更只等於目前的919萬元。
你可以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退休只有1358萬元或919萬元,可以過上甚麼樣的退休生活?
另一種是目前中年已累積有一定資產,而且本身工作收入也還不錯的人,假設目前已經有1000萬的投資資產了,若還有20年的時間纔要退休,目標設定爲3000萬也很容易達到,即使不繼續投入資金,光靠1000萬投資本金,年化報酬率7.2%的績效,10年就可以變2000萬元,20年就可以變4000萬元,並不會遙不可及。
而且本身工作收入不錯的人,現在已經過習慣舒適的生活,每年出國一兩趟,每個月吃一兩次好料,一年住幾次好一點的飯店,都是稀鬆平常,爲何退休後就要過比較拮据的生活,說退休後可以省一點,真的做得到嗎?
最後一個是目前大約30至40歲的人,手上已經有1000多萬投資資產,年被動收入(股票配息)一年可以拿到60萬至80萬的人,覺得被動收入已經超過主動工作收入,所以想要提早退休了。
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規劃都有不同想法,當然都給予尊重。
有些人已經打定不婚不生,平常生活也很簡單,沒有太大花費,一年花費不超過40萬,覺得1000多萬的退休金已經很夠用了,於是決定提早離職過退休生活。以上並無不可,只是我會多想一點。
我現在的決定,在未來會不會有可能改變,現在決定不婚,以後有沒有可能遇到那個對的人就突然想要結婚了?我現在做的決定,有沒有可能限縮了我將來可能改變的機會?這點,我覺得要爲自己多留一點餘裕空間。
還有,1000多萬在雙北生活真的不多,連一間套房都買不起,如果要用這個金額退休,我猜很大可能是住在父母已經付清房貸的房子,生活過得很簡單,沒有多少休閒娛樂生活,如果這是你想要的人生,別人都沒有話說。
只是40幾歲就決定了未來40年都要過這樣的生活,沒有爲自己多創造一些人生經歷,我覺得很可惜。
總結一下,3000萬的退休金目標對許多人來說或許遙不可及,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做得到的,只是需要時間累積。而且在雙北生活,年生活費100萬至150萬才僅能給一個2~3口的家庭過上還可以的生活而已。
20年後的3000萬,在考慮3%通膨的情況下,其實也僅等於現在的1660萬而已。現在用1660萬退休都會擔心錢不夠用了,20年後的3000萬怎麼會覺得太多呢?更遑論20年後的1000萬了。
千萬不要習慣用現在的金錢價值去看未來的金額,記得所有未來的金額都需要折現看待,感覺才真實。
◎本文內容已獲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