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寓言學管理/走動式管理 三要三不要
話說,麥當勞曾面臨嚴重虧損。創辦人雷.克羅克發現,是因主管嚴重的官僚主義,習慣躺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畫腳。於是他想出「奇招」:鋸掉主管椅子的「靠背」。主管知其苦心,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開展「走動式管理」,及時瞭解情況,現場解決問題,終使公司轉虧爲盈。
日常管理時,若主管只在辦公室下決策,容易因搞不清楚實況,導致錯誤決策。須適時走動走動,瞭解更多訊息,方能釐清與解決問題。
故事中「靠背」,可能意涵如下:
一、靠着下屬彙報的資訊做決策
資訊層層上報過程,難保不會出現資訊屏蔽與失真議題。譬如,部屬報喜不報憂,或在傳遞訊息時,添加主觀判斷與解讀。上傳資訊有偏誤,決策自然有盲點。
二、靠着自我經驗做分析
上級主管也是由基層晉升上來的,自認理解第一線實務。然而,環境變化日愈快速,靠過去的印象與經驗進行決斷,恐對問題產生誤判。
三、靠着組織的強制力進行管理
身爲管理職,即領受組織所賦予的獎懲權力。雖強制力能驅動行動,但若缺乏帶人帶心的軟性技能,無法凝聚團隊向心力,續航力難以維繫。
若循着「靠背」的慣性,不動如山,則不論決策品質或團隊能量,均將面臨極大的風險。建議鋸掉「靠背」,以「走動式管理」督導團隊及因應挑戰。
走動式管理,非形式上的走動,需能看出問題、聽出重點。而究竟走動式管理該做些什麼呢?建議做到以下「三要」,確認方向是否正確,執行是否順暢。
一要:說明策略制定的原因,解答對政策的疑惑,讓成員知悉爲何而戰。
二要:確認策略與戰術是否落實,傾聽執行的困難與挑戰,並協助排除障礙。
三要:感謝第一線的辛勞與付出,爲基層同仁加油打氣,激勵士氣。
此外,則須留意下述「三不要」,否則團隊未蒙「走動式管理」之利,反受其害。
一不要:避免當着基層員工面前,訓斥中基層主管,此舉將削弱其影響力。
二不要:避免直接交辦工作給基層,越級指揮將導致多頭馬車,無所適從。
三不要:避免過度承諾或破例,一旦破例,則人人要求特例,規範再也難以管制。
古代,皇上微服私訪,即爲走動式管理的一種。藉由實地考察或訪查,避免受到官僚體系的遮蔽。然而,秘密私訪與行動,仍有其缺點。
一、增加決策成本。管理者的時間寶貴,而採取走動式管理,須投入時間成本。藉走動而獲取資訊或溝通的時間愈多,決策的成本愈高。
二、受限行動能量。走動式管理,須耗費能量。若組織據點較多或區域範圍較大,難進行全域走動管理。且過度耗費精力,將影響其決策思考力。
定點式管理,容易被表象所遮蔽,導致採用不正確資訊,制定錯誤決策。走動式管理,雖可消除視角盲點,打通阻塞的溝通渠道,但也有高成本及能量侷限的缺點。因此,最好的模式,是均衡地採用走動與定點管理,兩者相輔相成。
如同故事中麥當勞創辦人的「奇招」,他鋸掉「靠背」,而非移除椅子。也就是建議管理者仍須巨觀決策,但應避免過於脫離現實與理想化。需微觀第一線的困難與挑戰,防止資訊層差與認知落差,讓政令更有具體落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