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寓言學管理/讓員工自設目標 提升打拚動力

話說,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12歲偶見蒸汽車,便立下做汽油車的夢想。他告訴父親:「我不想當農民,要當發明家。」然後,到底特律從機械學徒做起,每天下班後仍孜孜不倦地研發。29歲那年終於成功了。試車大會上,記者問他成功要訣,福特說:「因爲我有遠大目標,所以成功。」

故事寓意,建議管理者在目標設定時,應讓員工自設期望,可提升其努力達標的動力,獲得更大的成功。

在績效管理課程,進行目標設定演練時,發覺參與演練的主管,總習慣直接爲部屬制定目標。爲何主管想爲部屬定目標呢?常見原因如下:

1.主觀認爲分配工作是管理職責,故應由主管下達目標指令。

2.覺得部屬不具備自設目標的能力,由主管代爲設定爲佳。

3.擔心部屬所設目標過低,主管設定較能確保符合要求。

總結上述原因,不管出自對部屬能力或動力的考量,追根究柢,其實是管理者想獲得目標設定的主導權。

但問題是,若所設目標太高,部屬覺得被刁難,沒動力。目標太低,毫無挑戰性,也沒有動力。更重要的是,部屬覺得那是主管的目標,不是自己的,更沒動力了。

因此,建議管理者可先讓部屬自設目標,因爲此舉有諸多好處。

1.有手感:部屬較清楚自己工作內容,所設目標更接地氣。

2.職責感:所設目標須與個人職責連結,可認清個人職責。

3.參與感:因參與目標設定過程,對所設目標,具擁有感。

4.當責感:目標由部屬自行提出,會有較強的達成企圖。

故事中,設計汽油動力車,是亨利.福特的自設目標,因此願意投注額外時間,全力以赴。相對地,若這是父親給的目標,他還會如此夜以繼日地拚命嗎?恐怕只會虛應故事,敷衍度日。

至於,先前提及主管對主導權的顧慮,其實不用過度擔心。因爲目標設定本就是個來來回回的過程,最終達成共識後,仍須主管定槌方定案。且透過討論過程,可達成以下目的。

一、培養部屬能力:做好目標設定,須能承接單位目標,思考內外部變因,並清楚如何制定明確、可量化的目標。這些都是重要的任務管理技能。

在對焦過程中,不管部屬目標設定過高、過低或過於模糊,都可藉由釐清其評估盲點、思考邏輯缺漏,再給予輔導或培訓,提升相關技能。

二、辨識人才等級:若部屬已具備目標設定能力,接着,則可由部屬所設目標的挑戰與遠大程度,判斷人才的志向,決定人才的等級。

若自設目標,相對保守,且多爲例行任務,屬操作型人才。若目標傾向流程改善與效率提升,屬改善型人才。若能提出獨特或超越預期目標者,則爲創新突破型人才。

既是部屬須先自設目標,在流程上,成員須先主動了解上級單位的方向,預先構思目標內容。而非被動地、一片空白地,等候主管下指令,再依令行事。在此過程中,培養部屬對個人績效負全責的思維。且所設目標,不再是公司或主管的目標,而是自己的目標。對於目標更有擁有感,對於職涯更有掌握感。

主管應讓成員先自設目標,並鼓勵設定遠大目標。若目標還沒達成,表示個人志向尚未成功,會如同故事中的亨利‧福特,持續爲之奮戰,最終,培養出下一個車神。

(作者是企業培訓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