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寓言學管理/績效考覈 也可以很有趣
話說,美國連鎖零售商Target的收銀臺效率是同類公司的五至七倍,因爲他們在系統裡增加「遊戲」考覈。當員工掃描商品時,會顯示掃描速度F(快)、Q(合格)、R(慢/不合格),還會日結結帳速度。令人意外的是,這不僅沒讓員工感到壓力,反而提升結帳效率。
在績效管理時,若加入「遊戲」元素,增加趣味性,讓員工超越自己、爭取高分,或與同事拚輸贏。藉此,可產生自發性的工作動力,提升個人與組織的績效。
網路世代,又稱爲「遊戲世代」。因爲,在其成長曆程中,電玩協助他們啓蒙知識、探索世界與結交朋友。對新世代而言,遊戲是體驗人生的重要方式。
績效,本質上可視作一種競賽。其中,包含和自己前期成績相較,是否進步?也包括和同儕比較成績,是否名列前茅?
在設計績效管理制度時,若能強化遊戲元素與概念,以新世代熟悉的模式,融入他們的世界中,可增進其主動性與積極性。
首先,在期初制定目標時,可以增加哪些遊戲化元素呢?
一、有吸引力的故事:每款電玩的序曲,都有段背景故事。在偉大敘事號召下,邀請玩家參與遊戲。績效管理的中長期目標,是達成組織願景。願景,如同電玩的故事,須具象化地論述意義與價值,讓成員知悉爲何而戰,進而產生熱情與動能。
二、挑戰性的關卡:遊戲中,有不同難度的關卡,怪物等級愈高,挑戰愈大。玩家可以循序漸進,自行選擇打怪的關卡。同樣地,績效目標設定須有挑戰性,過關後,方有成就感。此外,在目標制定時,保有參與感與話語權,才更吸引人。
至於,在期中日常管理時,可搭配哪些遊戲化配置呢?
一、即時更新的積分:遊戲中,玩家對於打怪得分、配備戰損等闖關狀況,都能一目瞭然。參與者瞭解遊戲進度,方能做出對應決策。期中日常管理,也須讓成員知悉專案進度,並即時給予正面與負面的回饋。成員不僅更有臨場感,並能依回饋調整行動與資源。
二、升級性的配備:遊戲中,隨着不斷的修煉,角色所具備的武器、功能等戰力配置均能不斷提升。這不僅是該關卡能否勝出的關鍵,亦決定次回打怪的等級。期中日常管理,同樣須依據目標的挑戰程度,搭配培訓規劃,輔助階段目標的達成。
最後,在期末績效考覈時,可參考哪些遊戲化的設計呢?
一、榮耀的徽章
隨着戰功,玩家可獲得不同等級的徽章,象徵着個人的輝煌戰果。績效考覈時,也能借由各種具象徵意涵的獎項,表彰在不同領域的成就,彰顯其貢獻。
二、技術等級排行榜
遊戲排行榜的設置,讓每個高手都想挑戰並提升在排行榜的名次。針對專業技術屬性的職務,亦可設置技能排行榜。藉由定期的競賽比試,設定專業排序,讓內部專家有競逐的標的。
工作,不能玩樂嗎?
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成組織目標。如同Target在收銀臺系統裡增加「遊戲」考覈,是爲了提升運作效率。在以達標爲前提下,添加「樂」的元素,讓團隊成員在闖關中,不斷學習與成長,進而樂在工作。
績效管理,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