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針難求”到營收驟減,HPV疫苗深陷紅海鏖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唐唯珂
曾經需要排隊數月甚至一年的HPV疫苗,如今正靜靜躺在冷庫中等待接種者。疫苗產業,這是一個從藍海到紅海急速轉變的行業。
藥企財報較爲直接的展現了這一現實。根據企業披露的財報,2025年上半年智飛生物營收同比下降73.06%至49.19億元,淨利潤虧損5.9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萬泰生物作爲國產二價疫苗的領軍企業,自2020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44億元,同比下降38.25%;其中,疫苗收入僅1.72億元,同比驟降67.3%。歸母淨虧損1.4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對比上年同期盈利2.6億元;扣非淨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43億元,而上年同期扣非淨利潤尚有6352萬元。
儘管全國已有22個省份啓動HPV疫苗接種專場,覆蓋超3200個接種點,但市場供需關係的根本性逆轉已成爲不爭的事實,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調整。
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結合近期智飛生物、萬泰生物等頭部企業的半年度財報數據,以及行業供需格局的演變趨勢,可以看到當前HPV疫苗市場的“寒冬”本質上是需求透支後的理性迴歸與行業競爭加劇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破局的關鍵或在於適應證拓展與國際化佈局的雙輪驅動。
“從數據看,HPV疫苗市場的‘供需反轉’已從預期變爲現實。”該分析師指出,國產藥企業績驟降背後是過去三年“一針難求”盛況的徹底終結。此前國產二價苗憑藉低價策略快速搶佔下沉市場,但隨着競爭者增多,二價苗單價已降至200-300元區間;進口九價苗雖因技術壁壘維持高價,但在部分地區亦推出“補貼接種”“團購優惠”等變相降價動作。價格下行的同時,企業銷售費用率卻因渠道爭奪居高不下,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這正是財報中“量價雙殺”的核心邏輯。
究竟該如何破局?
國產HPV疫苗增長乏力
曾經“一針難求”的HPV疫苗,在短短几年內完成了從藍海到紅海的轉變。國產HPV疫苗市場正經歷罕見的增長疲軟期,從企業財報數據來看,這場行業寒冬並非個例,而是全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智飛生物作爲進口疫苗的主要代理商,其業績下滑直接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變化。智飛生物發佈的半年報顯示,受民衆接種意願下降、市場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19億元,同比下降73.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97億元,同比下降126.72%。
萬泰的處境同樣艱難。萬泰生物的二價HPV疫苗“馨可寧”曾藉助九價疫苗缺貨帶來的替代效應實現快速增長,但隨着九價疫苗供應緩解,2023年其疫苗生產量和銷售量雙雙下滑。
沃森生物的二價疫苗更是未能趕上市場紅利期,2022年3月獲批上市後不久就遭遇市場降溫,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營收同比下降33.88%,淨利潤下降62.53%。
針對當前情況,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學教授鄧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市場需求透支是導致增長疲軟的首要原因。
據測算,截至2023年底,中國9-45歲女性HPV疫苗累計接種率已接近20%,一線城市適齡女性接種率更高。這意味着過去幾年能接種的人羣基本已完成接種,而剩餘未接種人羣多受經濟因素制約。
產品結構失衡進一步制約了國產疫苗的發展空間。目前國產疫苗以二價爲主,而市場需求旺盛的九價疫苗長期依賴進口。二價疫苗雖價格親民,但保護範圍較窄,公衆對其保護效果信任度偏低,更傾向接種高價數疫苗,影響了二價疫苗接種率提升及市場增長。“二價疫苗的市場空間已被嚴重擠壓。”醫藥行業分析師李煜坤曾公開表示。
同時,雖然萬泰生物等企業已推出國產九價疫苗,以499元/支的低價入市,僅爲進口產品的38%,但面臨默沙東“買一送一”等促銷反擊,市場拓展難度較大。這種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低端產品競爭過剩的結構性矛盾,導致國產疫苗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供給端的共性問題也加劇了市場困境。一方面,前期擴產帶來的產能釋放與市場需求萎縮形成鮮明反差,智飛生物和萬泰生物的高庫存就是例證;另一方面,國產疫苗在研發進度上滯後於國際巨頭,尤其是在男性適應證等新領域差距明顯。
默沙東四價疫苗已於今年1月獲批9-26歲男性接種適應證,並且其九價HPV疫苗男性適應證於4月獲批,而國產九價疫苗的男性適應證仍處於臨牀階段,這種時間差使得國產疫苗錯失市場先機。此外,地方疾控中心的庫存壓力傳導至生產企業,導致整個供應鏈的週轉效率下降,進一步拖累行業增長。
國產HPV疫苗市場亟待破局。
HPV疫苗尋新增長
在國產疫苗市場增長乏力之際,更多競爭者正在涌入這一賽道。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5款HPV疫苗獲批上市,除了默沙東的四價和九價疫苗、GSK的二價疫苗外,萬泰生物的二價和九價HPV疫苗已經實現了商業化供應,沃森生物二價疫苗也在市場供應。另外,科興生物、瑞科生物、博唯生物等企業的HPV疫苗已進入三期臨牀試驗階段,預計未來兩年內將有更多產品上市。
但接種率增長卻開始放緩。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2024年上半年9-45歲女性HPV疫苗接種率較2023年同期僅增長3.2%,遠低於前幾年的增速。儘管我國9至45歲女性HPV疫苗(大衆也稱“宮頸癌疫苗”)接種率逐年增加,但總體接種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疾控研究團隊建議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項目。
“2020-2022年間,受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的強認知驅動,疊加國內適齡女性(尤其是9-14歲羣體)接種需求集中釋放,二價、四價、九價苗均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甚至出現‘黃牛加價’‘預約排隊數年’的現象。但伴隨接種滲透率快速提升,以及公衆認知從‘恐慌性搶種’轉向‘理性規劃’,國內HPV疫苗的核心客羣(適齡女性)需求已進入平臺期,甚至局部出現萎縮。”前述分析師指出,HPV疫苗是非免疫規劃疫苗中知名度最高、女性市民主動問詢最多的疫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進口九價HPV疫苗。但是目前女性接種率已逐漸放緩,需要新的爆點。
面對國內紅海競爭,頭部企業的戰略重心需要轉向增量市場挖掘,而“擴展男性適應證”與“加大出海規劃”成爲行業突圍的重要方向。
目前,國內男性HPV疫苗市場目前幾乎處於空白狀態,但潛力巨大。2025年1月,默沙東宣佈其佳達修四價HPV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適用於9-26歲男性接種,可預防肛門癌、生殖器疣等疾病,成爲中國境內首個獲批的男性HPV疫苗。與此同時,4月,默沙東宣佈其九價HPV疫苗男性適應證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適用於16-26歲男性接種,可提供廣泛覆蓋中國人宮頸癌高發致癌7種型別,可通過男女共防減少HPV在全人羣中的感染和傳播。
但,默沙東九價HPV疫苗男性適應證獲批後,並沒有出現男性的接種熱潮。前述分析師認爲,這主要是由於男性過往基本不關注HPV科普,在健康產品上投入也相比同齡女性更少,低價疫苗和補貼甚至會引發他們的懷疑和不信任感。
這也意味着,男性HPV疫苗接種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需求。鄧勇解釋道,男性HPV感染可引發肛門癌、口咽癌等多種疾病,且男性接種可實現羣體免疫,間接保護女性。國內男性人口基數大,隨着對HPV相關疾病認知的提高,市場潛在空間較大。
不過,該市場的開發面臨雙重壁壘。在研發層面,國產疫苗企業的男性適應證臨牀進度滯後,康樂衛士、瑞科生物等企業的九價疫苗雖進入Ⅲ期臨牀,但男性接種數據積累不足。
另一方面,公衆對男性接種HPV疫苗的必要性認識不足,需要長期的健康教育和市場培育。默沙東的先發優勢不僅體現在時間上,更在於其通過5300萬名中國女性接種積累的品牌認知,這對國產疫苗構成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只有持續做好HPV疫苗男性市場教育的玩家,持續加碼提升HPV男女共防的認知才更有望破局,可以更快更高效拿下這片市場。”上述分析師指出,懂得做“有難度”的事,才能獲得成功。”
“出海”在路上
在全球已獲批的HPV疫苗適應證中,男性接種已成爲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智飛生物、萬泰生物等頭部企業均已佈局相關臨牀,若國內後續獲批男性適應證(目前已有企業提交男性臨牀試驗數據),潛在接種人羣將從當前的約3億適齡女性,擴展至超6億適齡男性(9-45歲),市場空間有望翻倍。
“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男性適應證臨牀試驗,”國內有不具名HPV疫苗生產企業研發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但這需要時間和大量資金投入。”
爲此,國產藥企選擇兩手抓,在加速佈局男性適應證市場的同時,加大出海規劃,這也成爲其突破增長瓶頸的另一重要抓手。
萬泰生物的二價HPV疫苗已獲得21個國家的市場準入,並被泰國、尼加拉瓜、安哥拉、尼泊爾等7國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項目。2025年2月,尼泊爾啓動的全國HPV疫苗接種活動中,就爲160萬名女孩接種了萬泰生物的疫苗,彰顯了國產疫苗的國際認可度。
沃森生物的二價疫苗也於2024年8月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認證,成爲全球第四家獲得該認證的HPV疫苗企業,具備參與全球疫苗大宗採購的資格。
國產疫苗出海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性價比上。以二價疫苗爲例,國產產品價格遠低於進口同類產品,在中低收入國傢俱有很強的競爭力。萬泰生物和沃森生物的疫苗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後,能夠進入聯合國採購體系,這對提升市場份額至關重要。
但出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鄧勇看來,國產疫苗面臨註冊審批、文化差異等多重壁壘。
默沙東作爲全球HPV疫苗市場的先行者,在品牌影響力、產品管線完整性和國際渠道佈局上具有明顯優勢,國產疫苗需要在區域認證如中東清真認證、本地化服務等方面持續突破,才能在國際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這也意味着,推動HPV疫苗行業健康發展需要政策、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協同努力。
在政策層面,應擴大免疫規劃覆蓋範圍。目前已有16省份推行適齡女性免費接種,這一模式有望向全國推廣,同時可研究將HPV疫苗納入醫保報銷的可行性。針對基層接種服務不足的問題,可進一步優化3200個接種點的佈局,提升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疫苗可及性。
對於企業來說,則需要聚焦核心能力建設。鄧勇建議,一方面,加快高價值疫苗研發,國產九價疫苗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縮短臨牀週期,同時佈局男性適應證研發,縮小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另一方面,優化產能管理,通過精準預測市場需求避免庫存積壓,提高供應鏈效率;此外,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教育,針對不同人羣開展精準科普,提升公衆接種意願需要構建疫苗加篩查的協同教育體系。特別需要加強對男性羣體的健康教育,轉變HPV疫苗是女性專屬的傳統觀念,推動形成男女共防的社會共識。
從國內市場的結構調整到國際市場的開拓進取,HPV疫苗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質量競爭的轉型陣痛。
轉型之路已然開啓,唯有那些能夠率先拓展男性市場、實現出海突破、加速下一代疫苗研發的企業,才能在這場行業洗牌中贏得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