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質增效到普惠金融,金融壹賬通以AI驅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上,金融領域的討論焦點正從“AI能做什麼”轉向“AI如何創造價值”。
正如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Shawn Cole 在會上所言,AI有望進一步降低提供金融服務的成本,在擴展產品供給以及改善消費者和公司金融決策方面潛力巨大。但必須通過嚴格實驗驗證實效,金融機構應建立倫理審查機制,採用 “測試 - 驗證 - 推廣” 的漸進式發展路徑,實現降本增效與服務普惠的雙重目標。
伴隨着討論焦點的變化,行業面臨的共性挑戰也浮出水面:如何推動AI技術真正融入日常業務、實現價值轉化?如何彌合技術與業務的鴻溝,提升AI投入的產出效率?面對這些難題,金融壹賬通這類孵化自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公司正積極探索實踐,書寫着自己的破局答案。
向“AI”而行:一脈相承的戰略選擇
在“AI”的“牌桌”之上,不乏追逐者。但若想長期立於桌上,真正給行業帶來價值,靠的是長期深耕、厚積而成的堅實底座、硬核籌碼。
具體到金融行業,中國平安十餘年前便已開始相關佈局。多年來,中國平安持續推動前沿技術探索,不斷深化AI應用場景的廣度和深度,如今以九大數據庫爲數據基礎,五大實驗室爲技術支撐,三大科技公司服務科技開發與應用,打造“953”科技底座,構建AI“護城河”。作爲平安唯一對外金融科技輸出窗口,向“AI”而行成爲金融壹賬通一脈相承的戰略選擇與突破方向。
依託平安逾30年的金融科技研發能力及成果,金融壹賬通基於AI、大數據等關鍵技術,持續構建和強化數字化銀行、數字化保險、AI數智平臺等三大業務板塊。針對金融機構日益多元化的業務場景需求,金融壹賬通現如今已經搭建起包含智能營銷、智能信貸、智能理賠、智能風控、智能客服、智能催收、智能面審等在內的全場景解決方案。
站在生成式AI爆發式發展的新時期,2025年,金融壹賬通先後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智能體平臺及支持開箱即用的“大模型一體機”解決方案。前者接入DeepSeek、通義千問等開源大模型,採用“開源大模型+智能體平臺”雙引擎驅動模式,爲銀行業提供全場景AI解決方案;後者集成了算力、模型、工具鏈和應用場景,具備低投入、低門檻和私有化部署的優勢,幫助金融機構快速實現大模型應用的落地。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金融壹賬通創新推出基於智能體的金融RaaS服務新範式。金融壹賬通首席架構師吳磊表示,該模式以“結果即服務”(Results as a Service, RaaS)爲核心,將智能化場景重塑的經驗,以低成本、高回報的方式賦能金融機構,其優勢在於金融機構可以直接享受業務效果並按效果付費,有效降低了金融機構的前期投入與技術沉沒成本。
吳磊稱,智能體的價值不僅在於單點工具替代,而是通過任務分解、多智能體協作與工具調用,實現全流程的業務質效優化。以某城商行爲例,通過“營銷知識百寶箱”標準化話術與案例庫,話術策略設計週期由1周以上縮至2天,內容響應率提升20%。而在催收業務中,智能體可自動生成個性化還款方案,串聯從初始提醒到逾期催收的全過程,實現動態策略調整,催收效率提升近四倍,逾期30天內還款率從40%提高至70%。
向“實”而新:需求驅動的創新方案
隨着AI發展的深入,金融科技公司在AI產品與解決方案的開發上展現出更強的務實性。針對金融行業普遍面臨的成本高企、效率低下、增長乏力等痛點,作爲“懂金融”的金融科技平臺,金融壹賬通精準“把脈”,以AI爲“數字良方”,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診療”方案。
比如在客戶服務場景,傳統客服體系受制於人力成本攀升、培訓週期長、服務標準化難等痛點,難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爲此,金融壹賬通推出“小壹智能客服機器人”系統,基於大模型技術,依託自動問答與坐席輔助的雙模塊設計,助力金融機構緩解人工坐席壓力、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同時保障服務的穩定性。
在營銷獲客場景,中小銀行因自動化水平偏低,普遍面臨客羣篩選難、營銷編排弱、觸客渠道單一等現實瓶頸。金融壹賬通精準營銷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可提供“客羣圈選-營銷編排-渠道流轉-營銷檢視”全流程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有效助力銀行提高營銷精準度、深挖客戶價值、提升商機轉化率。
然而,在賦能金融行業的同時,AI作爲一種通用技術,也催生了新的風險。許多不法分子利用AI僞造身份信息、合成動態人臉、模擬聲紋特徵等,實施洗錢、轉賬等金融犯罪,金融安全風險正在加速攀升。爲此,金融壹賬通依託平安強大的AI算法能力和豐富的金融風控經驗,推出智能視覺反欺詐產品,以精準的防禦能力與完整的風控體系,助力金融機構防控欺詐風險。
無論是在客戶服務、精準營銷等業務場景,還是反欺詐、風險預警等風控環節,金融壹賬通始終緊扣一個“實”字,力求助力金融機構把成本降下去、把效率提上來、把風險攔在外,讓科技在金融行業中見真章。
向“質”而進:成效爲本的價值賦能
在向“AI”而行與向“實”而新背後,以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並重的高質量價值創造,纔是金融科技企業追求的目標。
當前,金融壹賬通以需求爲導向的全場景AI應用解決方案,正在實踐中釋放可感知、可量化的商業價值。這種商業價值一方面體現在提質增效上。比如其推出的客戶陪伴機器人可提供包含智能諮詢、業務辦理、風控與合規支持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某商業銀行應用後,上線初期便實現日均50萬+流量,機器人問答服務佔比91.52%,問題識別率98.54%,問題解決率92.64%,有效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另一方面體現在商業增長上。其推出的“行員E營銷”APP,聚焦銀行零售業務客戶經營、產品運營等核心場景,某股份制銀行在引入後,AI銷售佔比在短期內突破60%;其推出的智能協呼機器人,在助力客戶經理人均產能提升50%的同時,實現了營銷轉化率的翻倍增長。
而在商業價值之外,金融壹賬通基於AI技術的解決方案及能力,正在賦能金融機構打造個性化服務體系、拓展普惠金融服務邊界,有效觸達新市民羣體、三農人羣等,讓金融服務真正下沉到民生場景的毛細血管中。
數字化信貸系統便是其踐行社會價值的實踐案例之一。該系統依託AI助手可輔助人工進行調查報告撰寫、材料審覈等,使用該系統後,金融機構報告自動化生成佔比達80%、報告撰寫質量提升70%,不僅有效提升盡調質量和效能,還精準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痛點,助力 “金融活水”更快更好地流入實體經濟。數據顯示,在信貸領域,金融壹賬通累計服務超過200萬家中小企業,帶動普惠貸款餘額達32.93萬億元。
此外,在“三農”領域,其通過“數據信用”模式替代傳統抵押方式,成爲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在跨境業務上,通過輸出風控模型爲民營企業出海提供安全盾,助推“全球普惠”戰略的深化與落地。
如今,AI對金融業的重塑纔剛剛開始,這場變革道阻且長。無論是技術落地的挑戰,還是商業模式的探索,亦或是倫理與安全的平衡,都需要在實踐中持續優化、突破。未來,金融壹賬通將繼續與行業同行,以技術創新爲引擎,致力於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爲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安全性和普惠性貢獻平安力量。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