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面對面”到“肩並肩”——天津寶坻“陪跑工作室”助力工程建設項目“加速跑”

新華社天津5月11日電 題:從“面對面”到“肩並肩”——天津寶坻“陪跑工作室”助力工程建設項目“加速跑”

新華社記者尹思源

雨後的天津迎來晴朗天氣,在寶坻區的天寶工業園內,盛通教育出版綜合服務產業園二期智能印刷生產中心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工作人員除了幫我們提前預審材料、指導優化流程,還幫我們提前研判規避了項目涉及評審的細節問題,取得施工許可證的時間比預計的至少提前了4個月。”在忙碌的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高徵滿臉笑意地說。

高徵告訴記者,在工程建設審批過程中,企業常常會遇到“怎麼辦、去哪辦、找誰辦”的難題,儘管近年來服務企業的便利舉措越來越多,但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仍然會“感到頭疼”。今年2月底,寶坻區在政務服務中心成立“政務服務建設項目陪跑工作室”(以下簡稱“陪跑工作室”),變“企業多部門跑審批”爲“多部門一室陪跑”“多證照一室通辦”,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再深化、效率再提速。

走進“陪跑工作室”,就能看到牆上張貼的各類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進度表,有企業前來諮詢或辦理業務時,各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陪跑工作室”負責人芮淑斌介紹,“陪跑工作室”秉持“全週期”服務理念,在企業簽約階段就結合企業實際建立專屬檔案,配備服務專班,不但有“首席代辦員”全程“陪跑”,還有各審批部門工作人員對需辦理的事項和潛在風險進行預先提醒,確保問題及時、有效化解。

“工作室根據企業特點制定‘一企一策’審批方案,幫企業解決了大問題。”天津市德立電子有限公司顧問馬小明說,在項目籌備期,工作人員會爲企業提供“政策解讀+流程推演”雙軌指導,讓審批方案和企業需求更加適配,也讓企業心裡“更有底”。

對企業來說,項目審批是工程建設的關鍵環節。寶坻區政務服務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吳慶娟介紹,“陪跑工作室”成立後,10多個部門“駐點聯審”,審批服務實現“集團化”辦理。“我們全方位梳理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4大環節、30餘個事項的辦理流程、申報材料、審批時限等要素,讓各項審批結果不再成爲其他審批前置條件,將關聯事項打包爲綜合審批服務包,審批效率平均提升40%。”吳慶娟說。

“以申報要件爲例,以前需要到政務服務中心的各個辦事窗口分別申報,往往需要半天時間甚至更久,現在實現了‘多證照一室通辦’,不到一個小時就能辦好。”高徵說,在寶坻當地有句話叫“在地頭等着”(在前面等着),很多時候企業的工作還沒做完,服務人員已經做好下一項流程的準備工作了。“工作人員不僅‘肩並肩’和企業共同解決問題,還常常‘在地頭等着’爲企業提供服務。對我們來說,這些工作人員不僅是‘陪跑員’,更是‘智囊團’!”

據瞭解,自“陪跑工作室”成立以來,已累計爲39個重點項目提供陪跑服務,助力企業完成審批事項385件,企業滿意度持續提升。

“我們將以這一機制爲依託,持續優化籌備、建設、驗收‘全週期’服務流程,爲企業提供更多貼心服務,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保障水平。”吳慶娟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