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寶坻:以司法之力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位於天津市寶坻區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是北京與天津攜手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重點平臺。近年來,天津市寶坻區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強化府院聯動,打造“聯動一體化、解紛前沿化、服務精準化”全鏈條服務模式,以司法之力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強化內外聯動,下準惠企“先手棋”

“法官,我們有事想找您諮詢一下。”這天,張某面露焦急之色,走進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訴前聯合調解中心,找到了值班的寶坻區法院法官王淵。

“您先彆着急,慢慢說。”王淵耐心安撫道。

張某是某房地產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曾委託某建築公司建設人才公寓,項目已於2021年9月完工。目前,某房地產公司已累計向某建築公司支付4億餘元工程款,但因資金緊張,未能及時跟進付款,尚欠5000餘萬元工程款未支付,兩家公司因此產生糾紛。

“要是被起訴,會對公司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想聽一聽法官的專業建議。”張某無奈地說。

根據張某的敘述,王淵建議他先主動與某建築公司聯繫,積極推動結算進程,減少兩家公司之間的對抗,儘可能避免產生訴訟。

然而不久後,王淵就發現,新分配給他的一起案件的當事人,正是這兩家公司。“這起案件涉及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企業,該案被優先委派至訴前聯合調解中心開展調解工作,正巧就分到了我手裡。”王淵說。

“我們還沒走完結算流程,他們向法院起訴了,還申請凍結了我們5000餘萬元的銀行存款,這樣我們公司真的會經營不下去的!法官,您看有沒有可能幫我們雙方儘量調解一下?”張某誠懇地說。

王淵將雙方公司負責人都邀請到調解中心,試圖找到一個既能保障原告債權順利履行,又能將訴訟對被告的影響降到最低的最佳方案。在傾聽了雙方的意見之後,王淵邀請區司法局人民調解員、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管委會工作人員組成了調解團隊,一方面與原告溝通,爭取獲得原告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求被告提供可供保全的不動產。最終,原告接受了調解團隊的建議,和被告就債務的償還、項目質保等問題達成調解協議,原告主動撤回起訴並申請解除了財產保全措施。

據瞭解,爲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構建預防在先、分層推進、銜接配套、全面覆蓋的涉企糾紛多元解紛機制,2024年6月,寶坻區法院聯合區司法局、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管委會共同設立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訴前聯合調解中心,強化指導職能,採取“法官﹢調解員”工作模式,加強司法確認和訴調對接,推進涉企糾紛源頭化解。

“訴前聯合調解中心是法院延伸司法職能,服務保障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高質量發展的‘前哨崗’。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法律問題,可以隨時到訴前聯合調解中心尋求幫助,及時找到最公平、最便捷、最有效的法律問題‘最優解’。”寶坻區法院院長李傑說。

設立法官工作室,駛入助企“快車道”

某新能源公司是寶坻區新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但自2021年起,卻作爲被告頻頻被起訴至寶坻區法院。該公司負責人急得團團轉,試圖聯絡法院對案件進行整體溝通,卻又因數起案件被分配至不同法官手中,不知道該找誰纔好。

就在這時,有員工提醒企業負責人,曾在媒體上看到過寶坻區法院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設立了法官工作室的新聞,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某新能源公司負責人撥通了法官工作室的電話。

接電話的是寶坻區法院民二庭庭長劉輝,瞭解了相關情況後,她對該公司負責人說:“法官工作室就是爲解決全區涉企糾紛而設立的,您可以隨時上門來諮詢。”

聽了這話,某新能源公司負責人很快便整理了相關材料來到法官工作室。經過認真調查,該公司涉訴案件大多爲買賣合同糾紛,雙方在訴訟事實、欠款金額方面均無異議,從暖企紓困的思路出發,劉輝決定組織相關承辦法官召開專業法官聯席會議,一起研究解紛路徑,並最終決定採用“問診式”工作法集中調處這批糾紛。

首先,把脈問診,找準病竈。法官工作室第一時間與企業屬地工業園管委會取得聯繫,與管委會共同約談企業負責人,詢問企業司法需求。經瞭解,某新能源公司因大股東融資受限、自身所處行業回款週期長等原因,資金週轉出現困難,才無法及時清償債務。

其次,靶向治療,巧解難題。確定“因案施策、逐案推進”的工作思路,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逐案確定糾紛爭議事項,理清化解思路,制定不同處理方案。對無爭議或爭議不大的案件,加大調解力度,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分期履行的調解合意;對爭議較大或調解未成的案件,在尊重當事人程序性權利的同時,提高裁判效率,既給企業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又充分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及時有效兌現。

最後,延伸服務,案後回訪。加強與某新能源公司良性互通,制發司法建議,對審結案件進行回訪,持續關注公司經營狀況,迴應企業新的司法需求。

“我們公司已逐步脫離困境,案件成訟率也在逐漸下降。太感謝咱法官工作室了!”該公司負責人感慨不已。

“法官工作室不僅爲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提供服務保障,更要把覆蓋面拓展到轄區各大園區,真正實現涉企糾紛一盤棋佈局、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紛。”寶坻區法院副院長白志遠表示。

探索普法“新路徑”,打好便企“組合拳”

“此次公司法修訂,對於公司的影響主要有以下方面。大家要注意股東出資不實、股東知情權等問題……”2024年7月17日,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公開課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訴前聯合調解中心開講,並在網絡上同步直播。

負責此次講課的,是有着深厚的法律素養和豐富的審判實踐經驗的法官楊旭凱,他結合生動具體的案例,爲現場20餘名企業代表及廣大網友細緻講解法律條文。當天的直播點贊次數達3萬餘次。

在答疑環節中,企業代表就自身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難題,紛紛向法官提問。“法官,會不會有人濫用訴訟保全,以此妨礙企業正常運行?”“不是所有的保全申請都能得到支持,法院會對當事人的保全申請進行依法審查,審查其必要性和緊迫性。”法官耐心傾聽、逐一解答,爲企業提供專業、精準的法律建議和指導。

據瞭解,爲促進企業規範經營,寶坻區法院堅持主動問需,將行業需求、企業訴求與普法職能緊密融合,通過巡迴審判、邀請企業代表旁聽案件審理、舉辦專題沙龍、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典型案例和專項審判白皮書等方式,爲企業提供集約化、精準化、專業化的法治服務,開展普法宣傳等活動28次,有效提升企業法治意識和風險意識。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寶坻區法院將繼續深耕營商環境“法治沃土”,創新服務保障舉措,以司法之力續寫京津“雙城記”新篇章。(記者 吳玉萍 通訊員 陳石磊)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