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厚度走向世界高度 百年故宮系列大展與計畫揭幕
邁入百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迎來歷史與未來的交會時刻,自1925年10月10日創立於北京,歷經1965年臺北外雙溪新館落成與2015年嘉義南院璀璨啓用,故宮走過百年風華,2025年更將迎來北院六十年、南院十週年的重要里程碑。今(7)日故宮舉辦媒體茶敘,由蕭宗煌院長率副院長黃永泰、餘佩瑾與團隊揭示「新故宮計劃」最新進度、院慶系列特展與文創商品、以及最新出版的《故宮大事錄要續編》,爲百年序曲揭開精彩開端。
蕭院長率故宮全體主管,一起宣佈百年院慶熱鬧開跑。 故宮博物院/提供
蕭宗煌院長指出,「故宮100+」象徵百年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向未來再出發的起點。他強調,故宮百年活動不僅是文獻與展覽的回顧,更是一次以創新與國際視野重新定位博物館角色的全面佈局。剛落幕的「大美不言」特展北南兩院合計吸引逾60萬參觀人次,展現故宮策展思維的新格局。6月即將啓用的第二展覽館,則將迎來重磅國際展覽「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首度引進該館珍藏雷諾瓦、梵谷、馬諦斯等大師81件名作,預計吸引40萬人潮,再掀藝術風潮。
正館整建工程視覺模擬圖。 故宮博物院/提供
不僅展覽話題不斷,新故宮計劃亦穩健推進。北院圖書館與行政大樓已於2024年底竣工,預計2025年春節後正式進駐;第二展覽館亦將於2月完工並配合大都會展於6月啓用。同時,包括無障礙通道新建、南院停車場與迎賓動線整建等,也持續完善參觀動線與觀衆體驗。展望2025,故宮預計南北兩院總參觀人次達350萬,雖面臨文宣經費縮減等挑戰,故宮仍致力維持高品質展覽與國際水準的文物運輸保險作業。
故宮推出百年院慶紀念幣。 故宮博物院/提供
百年慶典不止於硬體與展覽,故宮亦推出一系列創新文創商品,從取材佛經經變圖的「百年紀念描金佛卡」,到年輕族羣喜愛的「故宮貓四季」明信片、三麗鷗聯名紙製紀念品,皆展現文物當代表達力與文化親和力。此外,南北院區將於10月聯合推出「甲子萬年」大展,北院聚焦院藏文物發展歷程,南院則以國寶級山水畫〈谿山行旅圖〉、〈早春圖〉與〈萬壑松風圖〉首次齊聚亮相,並邀展〈祭姪文稿〉與珍稀元青花,爲觀衆帶來難得一見的視覺盛宴。
新行政大樓。 故宮博物院/提供
面向世界,故宮亦積極展開國際文化交流。今年9月文物將首次赴捷克展出「故宮百選」,11月則於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舉辦「龍」特展,透過多媒材展品與數位互動,向歐洲觀衆傳遞東亞文化核心符碼。院方也積極強化多語導覽服務,並招募更多韓文志工,提升外籍觀衆參訪體驗。
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工程。 故宮博物院/提供
百年故宮,不只是文化的保存者,更是時代對話的策展人。透過歷史記憶、國際視野與科技創新,故宮以「100+」爲名,啓動下一個世紀的壯闊旅程。未來的故宮,不僅屬於臺灣,更屬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