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種田到數據種地 陸智慧農業爲夏糧豐產保駕護航
從經驗種田到數據種地陸智慧農業爲夏糧豐產豐收保駕護航。(大陸央視)
從經驗種田到數據種地陸智慧農業爲夏糧豐產豐收保駕護航。(大陸央視)
從經驗種田到數據種地陸智慧農業爲夏糧豐產豐收保駕護航。(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糧食生產進入關鍵期,各地搶抓農時,科技賦能,爲糧食豐收奠定基礎。各地出現希望的田野。
在陝西漢中市,當地122萬畝水稻進入插秧期,過去農民傳統插秧方式逐漸被更智慧,更有效率的現代化耕作方式取代。
漢中城固縣龍頭鎮一塊百畝連片稻田,有5臺插秧機同時機械化插秧作業。除傳統有人駕駛插秧機外,當地積極推廣智慧農機,像是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插秧機,可精準走直線、自動掉頭,插秧誤差控制在3釐米以內,一天作業8小時,可插秧近40畝。
白銀市地處甘肅中部,氣候寒涼,土地鹽鹼化程度高,以種植耐寒耐旱、抗鹽鹼的玉米、葵花等作物爲主。當地也利用了搭載北斗導航系統播種機,提高種植效率,目前玉米播種進度逾九成。
在白銀市平川區西格拉灘,海拔1400米至1600米。由於地勢高、氣候寒涼,播種時間較晚。當地高標準農田裡,多臺搭載着北斗導航系統播種機正在作業,走一次就完成開溝、鋪膜、播種、水肥管道鋪設等工序。透過衛星定位,播種機能將播種誤差控制在2.5釐米以內,與傳統人工播種相比,精準度提升80%以上,且播種效率也提高3倍。今年,白銀市預計種植玉米180餘萬畝,播種進度已逾九成。
再看植保無人機。山西運城市臨猗縣小麥進入灌漿期,是穩產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高發期。當地藉助無人機實施一噴三防作業,確保穩產增收。
一噴三防是指,一次噴施葉面肥等混劑,防治病蟲害、乾熱風、早衰,促進小麥增粒增重,確保增產豐收。臨猗縣農業農村局稱,當地今年冬小麥種植面積27.43萬畝,一噴三防作業將在5月11日完成。預計6月上旬陸續成熟,開始收割。
再到新疆喀什,冬小麥迎來抽穗期,當地搶抓晴好天氣,科學澆水、施肥,確保夏糧增產豐收。
在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冬小麥種植基地,村民操作植保無人機開展病蟲害防治、施肥。爲保證冬小麥在抽穗期間能更好地開花灌漿,在前期拔節、分櫱期,當地都合理灌溉施肥,力爭穩產高產。
今年,新疆喀什種植380萬畝冬小麥,其中巴楚縣冬小麥種植面積達26.5萬畝。當地及時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同時派出農技人員,指導農民解決技術難題,全力確保冬小麥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