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歷投遞到工作“合夥人” 杭州這場大會重新定義人才與城市的對話

原標題:從簡歷投遞到工作“合夥人”(主題)

這場大會重新定義人才與城市的對話(副題)

每日商報訊 (記者 張宇帆) 當機器人現場招賢納士、當洽談區飄來咖啡香,當政策解說伴隨着樂隊演奏……這場看似“不正經”的招聘會,卻向青年人才拋出了一個“正經”命題——杭州誠聘城市“合夥人”。

3月1日,由中共杭州市委人才辦、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2025“起跑春天”杭州青年人才交流活動正式開啓。此次活動共有830家用人單位參與,共推出2.1萬個崗位,據統計,活動入場達35055人,收到簡歷87940份,其中碩士33669份,博士2750份,達成初步意向21373人次。

“AI”成招聘關鍵詞 既要“高精尖”也要“新生力”

“入職兩週可以參與項目,年薪百萬是起點。”春晚的火熱出圈讓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更大的誠意“卷”人才,“當前公司對於產品迭代要求更高,因此需要更多高精尖人才,尤其是硬件工程師和AI算法崗位。”公司招聘負責人張鼕鼕表示,“以AI算法崗位爲例,月薪在4萬至7萬元不等,加上獎金、年終獎,年薪可達百萬。”

但高薪攬才並非宇樹科技的終點,對於人才留用,公司帶來了自己的“新玩法”。“入職後,新人通常在一到兩週內就能直接參與實際項目,相較理論培訓,我們更傾向於爲人才提供實踐平臺,讓他們在實戰中迅速提升能力。”

即將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博士生馬鑫至,一早就來到了招聘現場。目標明確的他,將宇樹科技列爲首選。“我的專業是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從去年起就一直關注宇樹、雲深處等企業。在校期間,我也積累了相關項目經驗,希望能找到與專業匹配的崗位。”

“AI”人才既需要“高精尖”,也需要“新生力”。今年,阿里巴巴從電商向科技型公司的進一步轉型,更是讓技術類崗位的招聘佔比高達9成。阿里巴巴淘天集團校招負責人沐華表示:“當前我們要招聘1000餘位實習生,包含技術、數據、產品等七大類崗位,無論是技術崗位,還是設計、運營等職能崗位,‘AI’已成爲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

科研與產業“雙管齊下” 爲人才留更多“可能”

西湖大學是杭州科研生態的重要一環。今年,西湖大學單博士後崗位就設置了超過400個,覆蓋生命與健康、自然科學、前沿技術等多個領域。西湖大學人力資源部趙老師表示:“隨着學校學術人才規模進一步擴大,博士後崗位需求也隨之提升。求職者不僅能夠享受杭州市人才政策,學校也有相應的支持機制。”

而良渚實驗室的“科研創業雙軌制”,不僅爲人才提供資金支持,更賦予他們定義未來的主動權。實驗室博士後管理負責人褚悉存表示,“針對求職者關心的出站後發展路徑,我們設置了科研與雙創兩條賽道,學術水平符合條件的博士後可以留任實驗室副研究員,而擁有落地轉化項目的博士生、博士後,則可以通過良渚實驗室雙創大賽,有機會成爲雙創副研究員或雙創博後。”

近年來,“春雨計劃”的實施爲青年人才提供了從就業到創業、從生活到社交的全方位支持,讓每一個夢想都得到“託舉”。如今,杭州的創新“生態雨林”,正在孕育下一片參天喬木。

來源: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