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合夥人”十週年:中交城投集中籤約滬穗杭一批重大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珊 南沙報道
5月18日,中交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城投”)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辦上海、廣州、杭州一批重大項目的集中籤約儀式,涉及總投資約300億元。
在上海,中交城投將參與青浦新城老城廂舊區改造項目,打造滿載江南記憶的“城市會客廳”;在廣州,參與黃埔區南崗北、夏園、金坑村銀嶺片區、金坑村鄧屋片區等系列城中村改造項目,與南沙新區達成廣州南沙明珠灣全空間無人體系和低空經濟發展戰略合作;在杭州,建設錢塘區中企國際港項目,發揮城市綜合開發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優勢,將其建成杭州灣區新門戶的戰略支點。
中交城投黨委書記、董事長丁仁軍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中交城投將持續擔好“城市合夥人”角色,充分發揮央企平臺的全產業鏈優勢,緊扣城市發展脈絡,滿足地方政府所需和人民羣衆所盼,賦能區域乃至城市的高質量發展。
(上海青浦新城老城廂舊區改造項目效果圖)
(廣州黃埔區系列城中村改造項目局部效果圖)
(杭州錢塘中企國際港項目效果圖)
今年是中交城投十週年,2015年,中交集團緊跟新型城鎮化和國家級新區建設國家戰略,整合優質資源設立城市綜合開發運營領域專業投資平臺,在廣州創立中交城投。十年來,中交城投以“城市綜合開發+”模式,在全國9省(自治區、直轄市)21城落地投資項目超80個,推動城市活力提升與現代化建設同頻同步發展。
其中,廣州南沙靈山島尖項目已建成集金融商務、科技創新、智慧城市綜合發展一體的新城區,以寬度換高度的超級生態堤,既具備200年一遇防洪能力,又讓人能真切感受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海氣息,被納入“未來城市”建設試點;以北斗時空技術、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構建了智慧城市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打造了城市“數字大腦”,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與公衆出行服務質量,成爲交通運輸部第二批智能駕駛先導應用試點項目、住建部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範基地。
“中交城投是南沙開發開放的先行者”,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規劃師鄧臘表示,十年來,從南沙自貿片區拱門,到靈山、橫瀝島尖片區城市綜合開發,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到南沙全民文化體育綜合體項目,從城市功能提升到產城融合示範,中交城投以“規劃—投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能力,打造了一批灣區地標項目,爲南沙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鄧臘介紹,南沙正處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第一階段目標的中考之年、南沙自貿片區掛牌十週年、南沙建區二十週年的歷史節點,正以“追江趕海、乘風破浪”的闖勁,全力打好經濟穩增長、產業空間供給、招商引智、企業提質增效、城市品質提升“五大攻堅戰”,加快打造未來廣州新核心、灣區發展新引擎。期待中交城投與南沙在民生項目、智慧城市等領域再結碩果,共同擦亮“精明增長、精緻城區”的南沙品牌。
從珠江城頭到黃浦江畔,2022年以來,中交城投先後在上海青浦區投資建設了中交·鳳啓虹橋地產項目、青浦鳳溪城中村改造項目、華新・中交數字智造港項目,其中鳳溪城中村改造項目是目前上海市規模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之一。
上海市青浦區黨組成員、副區長朱衆偉出席儀式致辭表示,青浦區承載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重大國家戰略使命。在城市更新實踐區,青浦區與中交城投深入協作,高效推進老城廂舊改項目開發,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全面改造提升區域環境,推動老城廂蝶變煥新,共同將老城廂打造成爲“記得住鄉愁、看得見未來”的青浦城市新名片。
中交城投從基礎設施建設起步,目前形成了以“城市綜合開發+”一二三四級聯動的產品矩陣,能夠爲城市發展提供從價值策劃、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產業導入、資產運營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在上海、寧波、杭州、廣州、佛山、東莞等城市綜合打造了多個產城融合樣板。例如,中交城投在佛山投資建設了中交·城建壹里科創雲廊,實現一棟廠房“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一棟樓就是一條產業鏈”。
【通訊員】 樑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