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都青年》談修復力量 屏東地檢用電影啓發柔性司法實務

▲屏東地檢署11日舉辦修復式司法教育訓練。(圖/屏東地檢署提供)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屏東地檢署11日舉辦修復式司法教育訓練,特別以電影《富都青年》爲引,帶領司法實務人員與學習司法官深入思考「修復式司法」的核心價值。課程結合實務案例,剖析真實家庭悲劇如何透過對話與陪伴重建信任,展現司法不僅止於審判,更能成爲療愈傷痛、修補關係的柔性力量。

這項課程,邀請更生保護會屏東分會、修復促進者、觀護人、檢察官等署內同仁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透過修復式司法,幫助他人修補破碎的人生。特別的是,當日也有學習司法官參與,望透過課程讓未來執法新血更加熟稔偵查案件轉介修復式司法的操作流程、提升對修復案件的敏感度。

檢察長陳盈錦主持課程開場;陳檢察長強調:「修復式司法不僅修補傷痕,更帶來希望與療愈,是司法對被害人和加害人最溫暖的迴應。」,他提及近期社會發生多起令人痛心的家暴案件,大衆往往只看到悲劇的結果,卻難以深入理解這些家庭背後究竟經歷哪些事情,才導致悲劇的發生。修復式司法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爲雙方提供坦誠對話、表達心聲的空間,透過這樣的對話機會,讓當事人有可能從傷痛中走出。

上午課程由促進者黃宇達心理師以電影《富都青年》爲引,啓發現場人員對修復式司法核心價值的深刻思考。下午重頭戲則是個案研討,聚焦屏檢去年一宗因產後憂鬱殺嬰導致悲劇的家庭案件,檢察官在偵辦時,深入瞭解生母在懷孕前即患有憂鬱症,爲胎兒健康停藥,卻在產後情緒失控釀成憾事。考量案情特殊,決定轉介修復式司法,由心理師黃碧枝與律師蔡明樹聯手協助,數度親訪當事人與家屬,促成雙方坦誠對話,充分展現修復式司法「化解衝突、修補關係」的力量。

屏東地檢署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相關訓練與宣導,讓柔性司法理念深入每一個需要被關懷的角落,善用修復式司法機制,協助修補被害人、加害人及社會間的關係,共同建構更溫暖的司法環境。

最後陳檢察長也特別提醒在場司法實務工作者與志工夥伴,近期詐騙集團常透過社羣平臺或通訊軟體散佈保證獲利、內線投資等話術,邀請民衆加入不明投資羣組,進而引誘匯款或操作帳戶。請大家在第一線推動業務之餘,積極向民衆宣導防詐觀念,提高警覺、守住荷包,共同守護我們的安全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