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賣、產經到朝日新聞 小笠原:賴總統失去日本輿論支持

「726大罷免」後日本主要媒體相繼發文批評賴清德,引發學者關注「賴清德失去日本輿論支持」的現象。美聯社

七二六大罷免失敗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十一日在香港明報發表題爲「信任赤字?當賴清德失去日本輿論支持的時候」評論指,八月一日,日本讀賣新聞發表社論,直白批判臺灣大罷免;八月四日,日本另一大報產經新聞也發表評論,同樣不假辭色地「唱衰」賴清德總統。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隨後在臉書援引林泉忠文章稱,林沒有提到的還有朝日新聞的社論。所以,日本輿論的光譜裡,從保守派的讀賣新聞到自由派的朝日新聞,都對於臺灣的罷免政局表示不樂見的態度。

林泉忠在明報的文章指,七二六大罷免後,這些日本重量級的偏右媒體,過去普遍被視爲對民進黨友好,如今卻紛紛對賴清德展開負面評價。

讀賣社論的標題爲「臺灣舉行罷免投票,排除在野黨的意圖被否決」。林泉忠表示,光從標題便可看出,這篇社論直接否定了「大罷免」的正當性。讀賣毫不客氣地直指其目的在於「排除在野黨」,批判力道可謂異常尖銳,徹底否定了運動的合理性。社論直言「希望賴氏能夠透過對話來彌合社會裂痕,而不是挑起朝野對立」,並總結「賴政府責任重大」,明確表達對這一連串政治紛擾的批判立場。

林泉忠指,讀賣新聞發表如此直截了當地批判臺灣領導人的社論,可謂絕無僅有,其背後緣由引人深思。四天後,產經新聞重要欄目「全球評論」也發表前臺北支局長田中靖人的評論,題爲「賴總統會是陳水扁第二嗎?」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昨天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不重視過往美國強調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這對世界影響非常大,臺灣若仍活在過去,還在強調「同爲民主國家」、「和美國有共同價值」等口號,聽在川普耳中,就會覺得跟佔美國便宜的盟友語氣很像,只會引起反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