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工霸主到被迫等待!彰化水五金受關稅衝擊 外圍廠商恐先停工
▲彰化頂番婆水五金產業繁榮,全盛期大大小小有逾800家業者。(圖/記者林挺弘攝)
記者林緯平、林挺弘/採訪報導
彰化頂番婆,這座曾經讓臺灣水五金躍上國際舞臺的小鎮,如今工廠鐵門半掩、機器聲逐漸稀落。這裡被譽爲「水龍頭故鄉」,全盛時期有上千家工廠、超過萬名勞工,以「聚落式代工」的模式,支撐着全球超過一半的水龍頭供應。然而,近月來,美國祭出的20%對等關稅,讓這座小鎮的產業齒輪發出刺耳的卡頓聲。
雖然與鄰近主要競爭國相比——越南20%、中國30%、韓國15%——臺灣並非最高,但對頂番婆這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聚落,衝擊已然顯現。
「美國訂單不敢下、業者們做好的零件只能堆廠房,大家都在等政府跟美方談清楚。」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家烈說。據估計,目前頂番婆一帶仍有約4、500家廠商、1萬8千名員工,每年產值高達600億元,其中七成產品仰賴美國市場。
▲張家烈指出現在還沒聽聞有業者停業的情況。(圖/記者林挺弘攝)
除了客戶砍單外,即使有產品要輸往美國,也面臨「報關模糊困境」,張家烈說:「同一支水龍頭,究竟該報水五金23%關稅(含原有3–4%)?還是被視爲銅製品徵收50%?」這樣的不確定,使得美國客戶遲遲不下單,也讓代工鏈陷入半停擺。
頂番婆業者約有9成僅生產水五金中的部分零件,少數具備「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產業線,如勝泰衛材,雖能自行掌握製程,卻同樣無法倖免。
▲趙志言說其公司有發展自有品牌行銷到他國,故此關稅衝擊對他影響較小。(圖/記者林挺弘攝)。(圖/記者林挺弘攝)
勝泰衛材總經理趙志言表示,「過往美國客戶是一次下一季的單量,但在美國政府課徵對等關稅後,客戶只能保證下一個月的單量,後一個月就難講。」此舉,讓業者不敢囤貨,更導致部分小廠乾脆停工歇業。
趙志言近一步解釋,此波衝擊,對主要銷美的OEM(代工生產;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業者影響較大,他們不僅得與客戶協調如何分攤關稅,甚至有人被要求暫緩生產;連帶地,也波及原本仰賴大廠訂單的分包商。
「現在市場不明朗、訂單變少,我們只能把外包的單收回來自己做,總得先顧好自己。外面的廠商就會想,乾脆停工算了。」趙志言坦言。
▲原本「加班」爲常態的水五金產業,如今已不復在。(圖/記者林挺弘攝)
過去,頂番婆正是靠着這種羣聚效應與高彈性代工模式,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如今,除了美國客戶縮單,「匯率短期急升」更是另一層壓力。
根據勞動部(1)日公告,受美國關稅影響的通報實施減班休息家數118家,人數3055人,比上期增加45家,增加667人。整體減班休息統計上,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245家,實施人數4863人,本次人數較上期統計增929人,續創今年新高。
張家烈說,目前尚未聽聞會員廠商停業,但已普遍出現「停止加班」的情況。趙志言則指出,許多業者自疫情後早已「賺得剛好養員工」,若關稅不確定性持續拉長,難保不會有人選擇收廠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