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川澤白宮峰會令烏克蘭陰霾漸散 但川普「髮夾彎」疑慮揮之不去

美國總統川普(如圖)18日面帶微笑,在白宮東廳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歐洲領導人。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8日結束峰會前會見媒體後不久,CNN記者韋德曼(Ben Wedeman)指出,基輔彷彿集體鬆口氣,因爲兩人避免了類似2月公開鬧翻的場面,也與阿拉斯加美俄峰會後的陰鬱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烏克蘭國會議員澤列日尼亞克(Yaroslav Zelezhnyak)在「X」寫道:「有個好消息,他們沒有打起來。」另一位國會議員梅雷日科(Oleksandr Merezhko)告訴CNN,「我原本預期會更糟,但這次語氣不同,川普不再消極,兩位總統看起來已經逐漸習慣彼此。」

目睹川普15日爲俄羅斯總統普亭鋪設紅地毯、安排戰機飛越與共乘總統專車後,許多烏克蘭人擔心川普與普亭可能重燃「兄弟情」,加上川普在峰會前上真實社羣,發佈針對澤倫斯基的憤怒貼文,隨後又抨擊所謂「假新聞」對他努力斡旋烏克蘭和平的報導,似乎顯示他的情緒陰鬱不安。

不過,當川普面帶燦爛笑容出面迎接澤倫斯基並熱情握手,那層不安的陰雲瞬間消散。在橢圓辦公室那場雜亂的記者會中,川普與澤倫斯基都小心避免踩到地雷,一切平穩順利。這也充分說明,川普政府高度關注外界觀感。

然而,就實質內容而言,仍有更多問題懸而未解。梅雷日科直言:「在沒有休戰或停火的情況下,當前線局勢不斷變化,你要怎麼談判和平?如果情勢持續變動,談判就很困難。」

和平協議對基輔似乎仍遙遙無期,CNN採訪團隊峰會當天稍早參加烏克蘭著名藝術家奇奇坎(David Chichkan)的葬禮。奇奇坎投身軍旅,月初遭俄軍無人機擊斃,會場只瀰漫着對川普政府的挫折感與憤恨,認爲美方反覆無常且不可靠。

哀悼者格里戈連科(Oleksandra Grygorenko)說:「數千人已死於這場戰爭,感覺我們現在就是被出賣了。」就像許多與會者一樣,對於和平可能需要付出失去大片烏克蘭領土爲代價,格里戈連科感到忿忿不平。

烏克蘭前線老兵貝林斯卡(Maria Berlinska)則表示,基本上烏克蘭拿到的只是一種暫時和平,但付出了國家利益爲代價,「放棄土地,把被佔領區的數百萬人交給俄羅斯,然後也許才能換來一段較長的喘息。」

下一步是涉及川普、普亭與澤倫斯基的峰會。雖有人建議可望在22日前舉行,但過去說服普亭上談判桌的努力屢屢失敗。澤倫斯基雖表示已準備好會面,但峰會是否真的成行仍未可知。

畢竟,川普主導的整個和平斡旋仍籠罩在一個疑慮之下:這位異想天開的美國總統,是否會再次臨時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