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基金建倉節奏不一,超六成實現上漲也有“按兵不動”

A股、港股市場回暖催生的結構性機會,正被嗅覺敏銳的次新基金精準捕獲。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在運行不足半年的主動權益基金中,超過六成自成立以來有所上漲,其中8只漲超10%,最高的突破34%。同時也有12只產品下跌超過1%。

次新基金的業績分化背後,是基金經理以截然不同的策略捕捉市場機會。有部分產品閃電建倉斬獲超額收益,亦有暫時陷入賽道回調泥潭的。隨着市場再次震盪調整,部分基金經理操作也逐漸謹慎,選擇“按兵不動”。

“歷史上4月份基本面因素對市場影響較爲明顯,此次可能也不例外,但我們認爲更多是結構性的,對一些主題炒作的中小品種影響更大。”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基本面因素將對市場產生較爲明顯的結構性影響。

次新基金出手迅速

在去年9月以來的市場上揚趨勢裡,A股、港股市場顯著轉暖,多隻成立不足半年的次新基金乘風而起。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去年四季度以來成立的主動權益類產品(僅統計初始份額,下同)共有96只,近六成產品的累計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有超過1%的變化,表明產品已經下場買入籌碼。

從業績來看,超過六成產品自成立以來有所收穫,其中,有8只產品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超10%。最高的是永贏科技智選A,自去年10月30日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爲34.25%;排名次之的是成立於同月的財通資管先進製造A,累計回報爲25.11%。

華安醫藥生物A、中加專精特新量化選股A、睿遠港股通核心價值A、長城醫藥產業精選A等產品成立以來的漲幅均在15%以上。觀察來看,這些產品大多成立於去年四季度,短短几日就開始了建倉動作。

以永贏科技智選A爲例,該產品是一隻發起式產品,發行僅一天就提前結束募集,成立兩日(去年11月1日)時淨值就出現波動。隨後市場迎來一波上漲,該產品10個交易日內的累計回報迅速達到16.13%,且淨值漲幅高於滬深300指數,側面表明該基金已經迅速建倉。

一般而言,新基金的建倉時間大多爲1至3個月,最長則不超過6個月。通過數據比對,上述業績居前的產品大多在成立後7個交易日內就出現淨值波動,顯示出相對較快的建倉節奏。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市場表現低迷時,基金產品建倉更爲謹慎,可以憑藉輕倉或空倉躲避下跌傷害;而加速建倉、低位搶籌,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也代表基金經理對行情的樂觀態度;在震盪市時,隨着行情的板塊輪動,基金經理的操作則會出現分歧。

一名中大型基金產品部人士告訴記者,隨着市場回暖,不少聚焦熱門賽道的產品也採取發起式的方式成立,包括部分正常募集的產品快速結束募集,實則是爲了“搶時間”快速建倉,以及時抓住市場機會。

3月以來,市場進入震盪調整,科技板塊也出現了分化和波動。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計算機、電子、通信等板塊月初以來均下跌超過1%。在此背景下,部分聚焦相關方向的次新基金在快速建倉後,也暫時未能獲得好的收益。

如本月14日成立的德邦高端裝備A,該產品同樣是只發起式產品,主要投資於高端裝備主題相關的資產,成立至21日的累計跌幅爲5.38%。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新基金成立後保持着剋制,淨值一直處於零波動狀態。以融通品質優選A爲例,該基金2月25日成立,募集規模爲6.12億元。截至目前,這隻偏股混合型基金淨值未有任何變化。

“短期波動也正常”

隨着A股市場步入國內經濟與業績數據驗證期,AI、機器人等前期熱點主題方向顯著調整。“科技股估值修復到一定程度之後,下一步市場會期待有沒有真正的業績,在估值修復與基本面驗證之間的真空期,短期波動也是非常正常的。”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表示。

武超則認爲,股票投資和行業基本面要分兩層去看。從產業的基本進展來看,一些基礎模型的出現,對中國科技板塊的投資信心是很大的提升,但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的落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反映到基本面至少要有半年週期,今年一季報對業績的體現不會非常明顯,中報可能效果會更明顯,存儲、PCB等上游行業映射得可能會更早。

南方基金宏觀策略部對第一財經表示,短期波動或放大,但中期維持看好。在該團隊看來,短期市場迎來一季報交卷期,前期表現較好的小盤、概念板塊可能階段性逆風,市場重點將逐漸切換至基本面。中期來看,估值和基本面維度均支持看多。

“估值上看,隨着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下行,以滬深300爲代表的A股主要寬基指數股權風險溢價水平再次接近向上一倍標準差的極端區間,這意味着A股相較債券資產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南方基金宏觀策略部分析稱。

在興全全球視野基金經理餘明強看來,當前市場估值雖不算便宜,“但是市場也不會存在較大風險,因爲政策底已現,未來市場可能將呈現偏震盪格局”。他認爲,在震盪過程中,2025年科技成長股可能成爲主線。

餘明強表示:“未來如果風險偏好回升,資金會追逐AI、半導體等長期敘事板塊。但也要適度保持警惕,科技股本身會存在較大的波動,在組合中要適當對衝風險,保持均衡。”

談及市場風格,前述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認爲:“短期會偏向價值股,同時,部分受益於宏觀經濟政策發力的方向及順週期品種也存在較好的機會;中長期而言,AI迅猛發展帶來的科技浪潮預計仍將是市場演繹的主線。”

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洪梓超則告訴第一財經,對年內成長風格的佔優依舊看好。“在政策和產業趨勢雙重催化下,科技行情仍處於產業爆發的相對早期,細分方向在調整後有望持續活躍。”

“本輪人工智能行情,至少是跟2013年移動互聯網變革相同量級,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產業空間甚至可能超越移動互聯網。”武超則認爲,對於投資者而言,如何在波動中把握機會是一個重要課題,可採取逆勢投資,科技板塊的波動是常態,投資者應在下跌時佈局,而非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