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裡的“天窗”檢修作業 ——貴廣高鐵“守橋人”

2月11日20時,榕江高鐵橋路檢修工區的6名橋隧工麻利地登上作業車,前往50公里開外的朝利河雙線特大橋,進行“天窗”作業。

22時,作業車沿着蜿蜒的山路爬至大橋橋頭的防護點。22歲的見習橋隧工楊金朔頭戴安全帽和頭燈,穿戴好安全帶,拿上檢查錘和檢查儀器,緊跟着師父雷軍紅,快步“入網”上了大橋。

這是楊金朔入職以來的首個春運,今夜是他頭一回跟着師父雷軍紅對橋樑支座進行檢查。

朝利河雙線特大橋全長868.2米,位於貴廣高鐵貴州段榕江站至從江站區間,橋墩最大跨度80米,橋面距離地面最高處69米。

榕江橋路檢查工區隸屬於國鐵成都局貴陽高鐵工務段都勻東橋路車間,工區的8名職工平均年齡26歲。擔負着貴廣高鐵三都站至從江站間81公里範圍內18座橋樑、15座隧道、8座涵洞的巡檢、養護任務,還要負責處理線路兩側、隧道口附近的外部侵害相關工作及隧道周邊環境的路外安全工作及路外安全的宣傳工作。

雷軍紅帶着楊金朔,從四米多高的邊坡處“呲溜”着滑至大橋橋體旁,再順着檢查梯,從樑體接連處的檢查孔鑽進樑體內部,一眼望去,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隧道。

雷軍紅用檢查錘逐一敲擊橋樑支座的螺栓,“如果敲擊的聲音是脆的,說明連接穩固。如果發木,或者敲這頭、那頭震動不對,可能就有問題,我敲你聽聽。”雷軍紅對楊金朔說。

“我們定期會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查,春運期間貴廣線上的列車加密,日均144趟,高峰時225趟,我們往這跑的次數更多。”32歲的雷軍紅操着“甘肅味兒”的普通話說,他已在這個工區幹了十個年頭。

深夜難熬,橋隧工們幹起活來時間卻過得飛快。時針指向12日凌晨1點鐘,箱體內檢查完畢,雷軍紅師徒走出樑體內部,開始對橋面進行檢查。

早春的大山深處,少了蟲鳴,呵氣成霜,陰冷的山風夾着細雨直往衣服裡鑽,讓人直打寒顫。

楊金朔指着輪廓模糊的山巒介紹,貴廣高鐵沿線地勢複雜,高山、河流、公路、村莊、農田縱橫交錯,山上危石、野外山火、野生動物等都有可能影響列車運行安全,“師父告訴我,我們守護的不僅是車,而是千萬個家庭的幸福。”

12日2時30分,“天窗”作業結束,此時已是中國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仔細清點工具、備品,坐着橋隧工程車,穿過夜色、雨霧,駛向工區。

(勞動時報全媒體記者 胡大方)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