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裡的廣東:11.1億人次跨區域流動,節後企業開工“搶人”忙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樑施婷 廣州報道
爲期40天的春運已經落下帷幕。
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今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高達90.2億人次,較去年增加6.2億人次,創下歷史新紀錄。
在這一宏大的人口流動浪潮中,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公佈的數據格外引人注目:廣東在今年春運期間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超11.1億人次,同比增長5.5%,約佔全國的12.32%。
廣東作爲全國人口第一大省,常住人口在2023年就已達1.27億人,而11.1億人次的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相當於這一常住人口數量的近10倍。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一方面得益於廣東龐大的人口基數,另一方面,也彰顯出廣東對人口強大的吸引力,這背後是廣東蓬勃的經濟活力在支撐。
灣區人員流動顯著活躍
春運期間,廣東鐵路旅客增長態勢最爲明顯,廣東鐵路客運量(國鐵及省管鐵路)累計達5063.55萬人次,同比增長9.48%。
從攜程數據來看,2024年12月31日春運火車票開售首日,廣州、上海、深圳、北京、杭州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成爲出發旅客最多的城市。春運期間,廣鐵集團累計發送旅客7501.1萬人次,同比增長 4.9%,日均發送旅客187.5萬人次,其中1月22日、24日、25日,分別發送222.4萬、238.5萬、246萬人次,三次刷新春運單日發送旅客歷史紀錄。
廣東也是春運期間鐵路旅客的熱門目的地。今年春運,廣鐵集團累計到達旅客7007.9萬人次,同比增長2.4%。廣東地區各大火車站到達旅客 4429萬人次,到達客流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
在航空運輸方面,春運期間,廣東民航客運量累計達1072.68萬人次,同比增長6.16%。白雲機場在春運40天內,共保障航班起降6.06萬架次,旅客吞吐量達941.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實現24.37萬噸。節前高峰出現在1月25日(農曆臘月廿六),單日接送旅客25.92萬人次。
今年,廣東向全球旅客發出“請到廣東過大年”的誠摯邀請。攜程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期間,深圳、上海、廣州、北京四座一線城市佔據入境遊熱門目的地前四名,珠海、中山、佛山三座廣東城市也進入入境旅遊目的地熱門榜前十。
2025年春節假期八天(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廣東省接待遊客8011.8萬人次,同比增長5.3%;實現旅遊收入745.3億元,同比增長7.5%。全省遊客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春節假期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遊客人均花費930元,同比增長2.0%。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近年來一批交通項目的開通,灣區的“硬連接”得到進一步強化,有力帶動了人員流動的活躍度。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省高速公路累計車流量約2.97億車次,日均車流量743.53萬車次,同比增長8.7%。港珠澳大橋累計車流量55.93萬車次,同比增長19.61%,2月1日車流量超2.66萬車次,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去年6月開通的深中通道迎來了開通後的首個春節假期,累計車流量約399.22萬車次,2月4日車流量達16.11萬車次,創歷史新高。深中通道爲珠江兩岸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爲便捷的通行條件,中山市是直接受益者。春節期間中山市累計接待遊客203.58萬人次,同比增長10.16%;其中接待過夜遊客34.73萬人次,同比增長16.31%。崖口村黨委書記譚錦鵾透露,今年春節期間,村內民宿的整體入住率高達九成,有效帶動了周邊餐飲的消費,崖口海鮮街每日客流量翻倍,村咖的營業額也直線上升。
廣深港跨境高鐵列車在春運期間也客流火爆,共計發送400萬名旅客,同比增長24%,累計開行動車組列車8400餘列。“深港雙城開行時間僅14分鐘,穗港縮短至48分鐘,這種時空距離的突破,正在重塑大灣區居民的工作生活方式。”深圳車站客運科科長劉鎮文說,2025年春運期間,廣深港高鐵日均開行列數同比增長11.5%,更爲靈活、便利的出行進一步促進了大灣區的互聯互通。
年後招工忙 開啓“搶人大戰”
春運期間龐大的人口流動爲節後經濟復甦注入強勁活力,並提前釋放出旺盛的用工需求信號。
事實上,春節假期尚未結束,廣東便已迎來人員返程小高峰。2月3日下午,從廣西來賓北站出發的D3755次列車於當日16時25分左右緩緩駛入廣州南站,成爲2025年春節後首批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專列之一。
據廣東人社部門不完全統計,節後至2月10日,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總體求人倍率在1.08以上。截至2月10日,全省監測企業開工比例超過九成。調查顯示,近八成企業表示節後生產經營穩定,用工規模持平或增加。
智聯招聘發佈的《2025年春招市場行情週報》顯示,2025春招首周,供需兩端快速升溫,五大領域供需雙旺,行業人才供給同比增三成。高端製造穩步發展,低空經濟、集成電路、汽車製造表現突出。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爲人才奔赴的高地。大健康賽道潛力釋放,醫藥市場/銷售人才招聘同比增長13.4%。
2024年全年,廣東完成城鎮新增就業超143萬人,全省新設企業達到126.75萬戶,同比增長5.26%,連續6年新設企業數超百萬戶。其中,全省新設“四新經濟”企業52.22萬戶,佔新設企業總量的41.20%。其中,新型能源活動企業增長25.41%,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增長17.27%,新型生活性服務活動企業增長10.58%。
爲一季度經濟實現 “開門好” 打下堅實基礎,深圳各區人社部門舉辦“春風行動”公益性招聘活動364場,1.1萬家企業將提供超20萬個崗位。
在被稱爲AI含量最高的2025年深圳市南山區新春大型招聘活動暨獵頭大會上,200家企業組團招聘,提供上萬個崗位。20家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企業在現場 “招兵買馬”,各類算法工程師崗位成爲求職者追捧的崗位。招聘會上,星辰智能(深圳)有限公司開出2.5—5萬元的薪資招聘關節模組研發工程師,機器人內核與驅動工程師的招聘工資也達到2—4萬元。
春節以後,全國多座城市都開啓了“搶人大戰”。上海、蘇州、南京等地爲爭奪人工智能人才,紛紛給出項目資助、購房補貼、落戶政策等吸引性措施。2025年,廣東城鎮新增就業的繼續保持在100萬人以上。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透露將以“粵聚英才、粵見未來”爲主題,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