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呼吸道過敏來襲,這份科學應對“攻略”請查收!

霧化吸入治療是守護患者呼吸道健康的有力武器。

春風駘蕩,草木蔓發,又是一年芳菲時節。隨着氣溫回升,空氣中花粉濃度顯著增加,成爲誘發過敏反應的主要因素,臨牀上常表現爲鼻癢、噴嚏、流涕、咳嗽、氣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同時,花粉還會導致哮喘急性發作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值此花粉過敏高發之際,應該如何安然度過這段“敏感”時光呢?

春季呼吸道過敏,不只是季節性問題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應性疾病,以呼吸道過敏性疾病最爲常見[1]。它以非感染性慢性氣道炎症浸潤和氣道高反應性爲特徵,多由吸入性過敏原誘發,患者常出現噴嚏、流涕、乾咳、喘息等症狀,嚴重時可致呼吸衰竭[2]。以過敏性鼻炎爲例,國內部分地區其患病率高達38%[3]。這不僅帶來了高昂的治療成本,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還會引發抑鬱、焦慮等情緒,極大地降低了生活質量[4]。

更關鍵的是,對於哮喘和慢阻肺病患者,空氣中瀰漫的花粉也宛如“不定時炸彈”,暗藏危機。研究顯示,花粉數量與哮喘患者氣道高反應性正相關,直徑小於10μm的花粉能夠深入下呼吸道,引發哮喘急性發作[5];而慢阻肺病患者接觸花粉等過敏原,會加重氣道炎症與呼吸困難症狀[6]。

因此,應對春季呼吸道過敏,可從預防與治療着手。預防上,首要原則是避免或減少接觸過敏原。治療上,過敏性鼻炎患者可採用鼻用糖皮質激素、第二代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還可選擇過敏原免疫治療方法[7]。哮喘、慢阻肺病等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規律使用穩定期治療藥物,按需使用緩解藥物,定期檢測肺功能[8,9]。哮喘急性發作時,需要額外給予緩解藥物[8];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時,則需及時用速效支氣管舒張劑,加用局部或全身糖皮質激素,必要時用抗菌藥物以縮短康復時間,降低復發與治療失敗風險[10]。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在呼吸道過敏性疾病還是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中,霧化吸入療法都扮演着“救火隊員”的角色。通過將藥物轉化爲粒徑0.01~10μm的氣溶膠微粒,霧化吸入治療能夠直接作用於呼吸道和肺部,從而迅速起效,有效緩解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狀。由於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竈部位,全身副作用小,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或老人的健康[11]。尤其適合0~6歲自主吸入及配合能力有限的患兒,以及年老體弱、吸氣流速低、病情較重或使用便攜式吸入裝置有困難的患者[9,12]。

近年來,家庭霧化治療日益普遍,這種治療方式不僅療效與醫院霧化相當,還有助於提高治療及時性,患者出現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時,能第一時間在家接受治療以實現緩解。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治療,也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與依從性。此外,家庭霧化治療還能避免患者頻繁往返醫院,節省患者及其家屬時間的同時,降低交叉感染風險[13]。

全面盤點,把握臨牀常用霧化吸入藥物及其常見用法

霧化雖好,但如果霧化吸入藥物選用不當,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那麼,目前究竟有哪些霧化吸入藥物,不同藥物適用於哪些患者呢?

目前臨牀上常用的霧化吸入藥物包括霧化吸入用糖皮質激素(ICS)、霧化吸入用支氣管舒張劑、霧化吸入用祛痰藥物等[12]。

1、ICS

ICS是氣道局部抗炎藥物,它通過影響炎症反應所必需的細胞和分子而發揮抗炎作用,主要適用於減輕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11,12]。目前國內已上市用於霧化吸入的ICS包括吸入用丙酸倍氯米鬆混懸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丙酸氟替卡鬆霧化吸入用混懸液[12]。

在哮喘管理中,ICS是維持治療的一線藥物[14]。霧化吸入ICS可作爲治療非危及生命哮喘急性發作時全身糖皮質激素的替代或部分替代治療,減少全身激素的不良反應[12]。在慢阻肺病管理中,ICS和支氣管舒張劑(包括LABA、LAMA)是一線維持治療藥物,規律應用這兩類吸入性藥物能降低慢阻肺的急性加重頻率,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和肺功能[15]。

2、霧化吸入用支氣管舒張劑

霧化吸入用β2受體激動劑

目前國內已上市的霧化吸入用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包括鹽酸左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硫酸特布他林吸入溶液,適用於需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痙攣的患者[12]。SABA是緩解輕至中度哮喘急性發作的首選藥物,按需使用時應同時聯合吸入低劑量ICS[8]。

目前國內已上市的霧化吸入用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包括富馬酸福莫特羅吸入溶液和鹽酸丙卡特羅吸入溶液,其中富馬酸福莫特羅吸入溶液於2022年獲批用於慢阻肺病患者氣道阻塞的維持治療。鹽酸丙卡特羅吸入溶液於2023年獲批用於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緩解以氣流受限爲基礎的各種症狀[12]。

霧化吸入用膽鹼能M受體拮抗劑

目前國內上市的霧化吸入用短效膽鹼能M受體拮抗劑(SAMA)爲吸入用異丙託溴銨溶液,它可以與SABA聯合應用,治療急性或慢性哮喘引起的可逆性氣道阻塞[12]。

相關專家共識推薦,對於輕、中度哮喘急性發作,可重複吸入SABA以快速逆轉氣流受限,當治療效果不佳時,則可考慮添加SAMA聯合霧化吸入治療。而對於重度哮喘急性發作,則應聯合SABA與SAMA治療[11,16]。

3、霧化吸入用祛痰藥物

吸入用祛痰藥物在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於稀釋痰液、促進排痰、改善氣道通暢性。目前國內獲批的霧化吸入用祛痰藥有2種,即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吸入用鹽酸氨溴索溶液,可在哮喘、慢阻肺病患者氣道分泌物較多且粘稠時使用[12]。

小結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無論是呼吸道過敏性疾病還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科學的管理都至關重要。家庭霧化治療不僅療效和安全性良好,還十分便捷,成爲應對呼吸道疾病的有力武器。通過合理選擇霧化藥物,患者能夠有效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臨牀醫生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加強預防措施,幫助患者平穩度過春季呼吸道“危機”。

參考文獻:

1.董曉豔,張海鄰,羅徵秀,等.兒童呼吸道過敏性疾病醫療裝置臨牀實踐專家共識(2022年)[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22,37(05):321-327.

2.徐國綱.氣道過敏性疾病研究進展與綜合管理策略[J].中華保健醫學雜誌,2025,27(01):13-17.

3.Zhang Y, Zhang L. Preval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na.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4 Mar;6(2):105-13.

4.Dierick BJH, van der Molen T, Flokstrade Blok BMJ, et al. Burden and socioeconomics of asthma, allergic rhinitis, atopic dermatitis and food allergy. Expert Rev Pharmacoecon Outcomes Res. 2020 Oct;20(5):437-453.

5.李陽,任有鳳,張蓉芳.花粉過敏原與兒童鼻炎和哮喘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處方藥,2024,22(07):156-159.

6.邢斌,林江濤,唐華平,等. 2013—2014年我國中心城市29家醫院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住院患者誘發因素的回顧性調查. 中華內科雜誌,2018,57(1):21-26.

7.楊永仕,孫勁旅.空氣污染加重呼吸道過敏性疾病[J].中華臨牀免疫和變態反應雜誌,2022,16(4):432-434.

8.北京醫學會過敏變態反應學分會. 過敏性疾病診治和預防專家共識(Ⅱ).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22,56(11):1527-1539.

9.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20,43(12):1023-1048.

10.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 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J]. 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24,23(6):578-602.

1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呼吸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圍出院期管理與隨訪指南(2024年版).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24,47(00):1-21.

1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制定專家組. 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 中華醫學雜誌,2016,96(34):2696-2708.

13.中華醫學會臨牀藥學分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臨牀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J].醫藥導報, 2024, 43(9):1355-1368.

14.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誌編輯委員會.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家庭霧化吸入治療臨牀實踐指南(2025)[J]. 中華兒科雜誌,2025,63(1):15-26.

15.王嬌,等.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聯合福莫特羅在哮喘維持和緩解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國際兒科學雜誌,2025,52(1):17-21.

16.朱軍,等. 202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OLD)對吸入藥物處方的影響[J]. 中國醫師雜誌,2024,26(6):827-832.

17.杜光,趙傑,卜書紅,等.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J]. 醫藥導報,2019,38(2): 135-146.

聲明: 本文的採訪/撰稿/發佈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不得用於推廣目的。

審批編號:CN-158055 過期日期:2026-04-10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