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警惕素人減肥帖異化爲新型“殺豬盤”

“月瘦20斤”“一週掉秤10斤”……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素人減肥帖隨處可見。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這些看似真實的“經驗分享”,實爲一些商家操控的營銷劇本:或是用小號自導自演、僞裝成素人(普通消費者)進行測評,或是僱用水軍刷評營造虛假口碑,最終將消費者引入假貨橫行的私域交易鏈。(4月16日《法治日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實施“體重管理年”行動以來,“減肥”“體重管理”“國家版減肥指南”等相關話題成爲社會熱議的焦點。這讓減肥神話成爲流量密碼,越來越多的商家和網友擠進減肥這條賽道,“月瘦20斤”“一週掉秤10斤”等極具衝擊力標題的減肥經驗帖充斥各大社交平臺。

然而,這些看似真實的素人減肥經驗帖,其實並不完全是一些熱心網友或網紅無私分享,背後暗藏玄機,大多是商家精心設計操控的營銷劇本,用小號冒充素人自導自演,僱傭水軍刷評,讓不明真相的網友信以爲真。這樣的減肥經驗分享,只是一種引流手段,最終目的是導向私域交易鏈,推銷五花八門的減肥產品,甚至是售賣假貨。

顯而易見,這樣的素人分享是對大衆的消費欺詐,儼然異化爲精準收割信任的新型“殺豬盤”,社會危害巨大。這不僅直接給消費者造成了經濟損失,浪費了大衆的減肥時間,而且擾亂了減肥產品市場秩序,還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

體重管理是一項事關全民健康的民生工程,決不允許不法商家把減肥大業當成“唐僧肉”,隨意破壞市場秩序。對此,監管部門、社交平臺、社會大衆要協同發力,合力共治,倒逼減肥經驗分享迴歸健康科學軌道。

市場監管部門需加強監管,嚴格規範管理減肥產品宣傳營銷話術,加大對虛假宣傳、銷售假冒僞劣減肥產品等不法營銷行爲的查處打擊力度,嚴懲相關商家和網絡賬號。

社交平臺要落實主體責任,明確發佈減肥相關內容賬號的資質門檻,加強對減肥內容及其賬號的審覈,加大對涉嫌商家小號、水軍賬號的排查力度,及時下架虛假減肥經驗帖和封禁不法賬號。同時,暢通投訴舉報通道,方便並激勵用戶投訴舉報引導用戶進入私域交易鏈的賬號。

衛健部門應聯合科研機構、健康科普“大V”,並與社交平臺合作,加大體重管理方面的健康科普力度,向網友推送經過權威專家認證的科學、正確、健康的減肥帖,提高大衆的減肥科學認知,引導人們選擇科學方式管理體重,尤其是引導重度肥胖者到減重門診尋求醫學幫助,制定適合自己的個體化減重方案。

當然,大衆應當多關注權威賬號、官方賬號,平時多學習科學的體重管理知識,提高減肥科學素養,清醒認識到減肥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速成遊戲”。對所謂的“掉秤神話”“瘦身神器”“網紅減肥藥物”保持警惕心,謹防上當受騙。購物付款時保留好相關證據,以便維權之需。

作者 何勇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楊颺

主編 嚴雲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