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前 新華社發署名文章:認同兩岸一家人就可對話溝通
美國總統川普預定本週四(30日)上午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川習會」勢必觸及臺灣問題,新華社提前於26日晚間發表題爲「臺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的署名文章值得關注。(法新社)
臺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次日、「川習會」登場前,新華社26日晚間發表2,500餘字署名「鍾臺文」的文章稱,「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累積互信,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翻開新的一頁。」
新華社這篇題爲「臺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的署名文章除前言和結語共分四大部分,分別爲:「歷史不容篡改,臺灣屬於中國地位已定」、「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臺灣問題必然要由中國人自己解決」。
文章稱,80年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臺灣隨之光復。其後不久,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由此產生了臺灣問題。
文章表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是上世紀40年代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內部事務,必將隨着民族偉大復興而徹底解決。」
新華社這篇署名文章從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人沈瑩所着《臨海水土誌》留下了關於臺灣最早的記述,強調「臺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
對於當前兩岸對峙狀態,文章指出,「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底,國民黨統治集團退踞臺灣。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着手進行解放臺灣的準備時,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趁機派軍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並扶持國民黨統治集團,由此產生了臺灣問題,遺留至今。」
新華社在文章中重申北京當局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的論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爲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所當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全中國的主權,包括對臺灣的主權。」
文章還提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堅定奉行一箇中國原則,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堅定支持中國政府爲完成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針對「九二共識」內涵,文章稱,「30多年前,海峽兩岸雙方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共識(後被稱爲『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即海峽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共同謀求國家統一。」
文章強調,「歷史事實充分證明,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緊張動盪,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就會受損。」
「2,300萬臺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都是中國人。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臺』。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累積互信,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翻開新的一頁,爲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