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的一張牌

(圖/路透)

美國川普政府連「中國政策」都未定稿,美國在臺協會(AIT)與國務院居然就先後都丟出「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未定」這種定義不明的說法,引發了臺海與華府間的動盪。但其實,這種定義不明說法的背後,根本沒有臺灣的考量;民進黨及賴政府最近這幾天的上竄下跳,是連狀況都沒搞清楚,只能令人浩嘆!畢竟,美方此說終究只是要爲美國的利益而已。

臺灣「政治地位未定論」經過幾天的發酵後,情勢已大致明朗,來自華府的訊息表明:此說與法理主張無關,只是美國本身的政策主張而已;而這種政策背後牽動者有二,短期的是川習會,較長期的則是美國當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

當下已可見的是,由美國戰爭部(即前稱的國防部)次長柯比所撰寫的「國家防衛戰略報告」初稿已完成,正等待最終審閱;但因爲這將涉及川普心心念唸的「川習會」之成敗,因此尚在各方角力過程中;但偏偏最相關的幾個重要角色都各有問題;亞太助卿狄松柏(Michael DeSombre)任命尚未定案、「國務卿盧比歐忙着兩岸(中國—臺灣)以外的其他所有事宜」,而美國國安會相關主管偏於弱勢且在川普面前影響力不足。

這份原先可能會在未來數週內公佈的報告草案,首當其衝的是兩岸部分,甚至連美國的本土安全也瞠乎其後,只能排名第二;當下中國/臺灣問題在美國戰略界的分量可想而知。而在草案中此一部分的建議是非常傾向於讓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這或許是從AIT到國務院都會支持臺灣「政治地位未定」的原因;畢竟,柯比是川普欽點的人,揣測他可能更接近川普的想法,是一種合理的推斷,但沒有川普本人的首肯,這份草案還只能停留在戰爭部長赫格塞斯桌上。

川普當然對川習會有執念,一旦此會若成,對華府與北京有關經貿、關稅的爭議達成協議有所助益;而影響所及,將對美國股市及內部經濟有相當帶動力量;這對川普/共和黨在美國明年的期中選舉必將有重大效益;因川普已無連任可能,若川普提前跛鴨,則不僅是當前所有政策都將化爲泡影,連未來共和黨的接班問題,都將受波及,甚至2028年在總統大選都會出現變數。

川習會既然如此重要,那川普可能會讓這份將在未來數週內出爐報告毀了川習會嗎?答案顯而易見!當然,這會不會又是川普拿出來「提示」北京,「我手上還有這張牌」?這當然有可能,畢竟這完全符合川普本人的風格。果真如此,那民進黨是在玩什麼?(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