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健康長壽新對策!2025國衛院科普論壇「長者生活指南」
《2025長者生活指南 — 食醫住行面面俱到》科普論壇各領域學者合影;照片提供:國衛院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盧頎╱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今(2025)年7月26日於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長者生活指南 — 食醫住行面面俱到》科普論壇 — 從「食、醫、住、行」四大面向,邀請在醫學、營養、運動、藥學、建築與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教導民衆,高齡者如何吃得健康,以及如何運用現行的智慧科技進行健康管理 — 期許讓高齡者可以擁有安全、具尊嚴的居住空間,以及維持行動自在的生活方式。
2025年國人不健康平均餘命佔比直逼10%
根據衛生福利部(衛福部)2025年公佈統計結果[1]得知,臺灣國人在2023年時的平均餘命爲80.2歲,其中健康平均餘命爲72.5歲。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說明,上述數據代表目前臺灣民衆平均長達約有7.7年處於不健康狀態,且不健康平均餘命更佔平均餘命的比例接近10%。
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說明國人不健康平均餘命現況;照片提供:國衛院
爲改善此現況,我國政府成立「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於2024年8月22日召開第一次委員會提出「健康臺灣願景規劃」[2],目標系在未來八年內,將國人平均餘命提升至82歲,同時將不健康平均餘命的佔比從目前接近10%的數據降低至8%,朝向「活得久、過得好」的健康願景邁進。
許志成強調,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每年均會舉辦大型科普論壇,邀請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者與專家,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實證方法,轉化爲淺顯易懂的語言與實用資源提供給大衆,致力於共同提升國民整體健康水準。
「長者生活指南」四主題,解構高齡健康新步調
主題1:「食」在美味,活力滿分
隨年齡漸長,高齡者的牙齒逐漸鬆脫或掉落,牙口咬合及咀嚼功能區的退化將開始影響高齡生活[3];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於此次論壇邀請3位學者針對「高齡飲食」主題進行分享。首先,由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何美娜分享抗發炎與延緩老化的植物性飲食策略,並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營養室主任鄭千惠加強說明,當高齡者在面對咀嚼與吞嚥能力退化時,應如何調整食物質地,才能兼顧安全與營養。
「食」在美味,活力滿分主講人(由左至右):何美娜、鄭千惠、甘思元;照片提供:國衛院
最後則由力格運動健護中心教練兼創辦人甘思元向大衆分享,使用「重量訓練+植物性飲食」結合應用的抗老實證做法,讓高齡者能透過正確飲食搭配適當運動來翻轉體弱多病形象、正向面對老化人生。
主題2:「醫」起健康,加減乘除
根據統計[4]及〈臺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會訊〉第50期《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5]中提到,全世界65歲以上的高齡者約佔總人口的12%,但在藥物使用量卻佔35%,平均處方數爲年輕族羣的三倍之多。
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針對高齡者用藥及醫療問題,同樣邀請3位學者給予民衆指導。首先由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郭昶志向大衆分享如何重新建構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包括日常活動對身體機能的重要性等;並由臺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胡廷嶽使用其研發「藥袋遊戲」的衛教活動,讓高齡者用遊戲的方式理解減少攝取不必要藥物所帶來的益處。
「醫」起健康,加減乘除主講人(由左至右):郭昶志、胡廷嶽、羅玉岱;照片提供:國衛院
並於演講的最後,由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岱向民衆科普目前醫療院所增設的「高齡整合門診」的功能,並介紹此一整合門診可以如何協助長者維持最佳身心狀態。
主題3:樂齡安「居」,悠享生活
依據衛福部2021年死因統計,因事故傷害死亡人數爲6,775人,位居國人死因第7位。其中「跌倒(落)」爲致死原因人數爲1,482人,佔21.9%;並根據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的長者大約每6人就會有1人曾經發生跌倒,且每12位長者就有1人曾因跌倒而就醫[6]。
爲長者建立安全、友善的無障礙生活環境是社會、也是個人居家都亟需重視的議題。此次論壇的第三主題便是從關注高齡友善居住環境的建構與政策,依序由臺灣建築醫學學會榮譽理事長張智元介紹現行的社會住宅出發、透過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向民衆科普目前高齡友善租屋的創新服務;並由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陳柏宗最後向民衆展示應如何打造無障礙與住宅安全設計,讓長者能安心終老、在居住上保持尊嚴。
樂齡安「居」,悠享生活主講人(由左至右):張智元、呂秉怡、陳柏宗;照片提供:國衛院
主題4:「行」動無礙,樂齡自在
上述主題1~3的演講均系建立民衆在面對高齡時應有的「食、醫、住」三層面知識進行健康促進。然而,目前社會上又有哪些輔具借用的資源或是公共交通的補助政策可以協助高齡者在穿梭公共區域上行動自如呢?
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特邀3位學者前來爲民衆科普。首先,由總統府國策顧問兼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委員簡文仁教導高齡者如何透過自身努力與輔具協助維持行動力;並由臺北市南區輔具中心(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主任張增瑩向民衆介紹可以向政府申請的補助資源與向各縣市輔具中心申請的專業服務。
同時,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王國羽也從自身爲高齡者與身障者的角度,帶領民衆認識現行政府的交通補助政策,以及分享自身使用無障礙計程車、大衆運輸與復康巴士的實務經驗。希望透過這些分享能協助行動不便且又是高齡的民衆能更加便利地出行。
活得老也要活得好,國衛院爲高齡者掌舵健康方位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指出,爲實現「健康臺灣」的長期目標,目前政府已積極推動多項政策,包括:擴大醫療投資、強化慢性病防治、提升癌症篩檢率,以及推動全人全齡的健康照護體系等。國衛院作爲國內唯一以任務爲導向的醫藥衛生學術研究機構,近年來持續投入於健康促進、行動輔具、失智症防治、多重用藥管理及高齡飲食等面向的研究與試辦計劃,全力支持政策制定與推動。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說明目前國衛院已推動諸多保衛國人健康政策,未來也將持續努力;照片提供:國衛院
國衛院表示,未來也將持續關注高齡社會帶來的健康挑戰,透過跨領域研究、政策支援與科普推廣。讓健康老化與高齡友善社會的發展目標能真正落實,攜手國人共創健康且具尊嚴的老年生活。
國衛院科普資訊入口:
備註: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5期;歡迎加入NAIPNews網站會員成爲我們的訂戶,以掌握最關鍵的專利商標智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