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上汽與華爲合作敲定,上汽放棄“靈魂”?

2月11日,據媒體報道,華爲與上汽集團的合作模式已經確定,雙方將採用智選車模式打造新品牌。從上汽註冊的商標來看,該品牌名初步爲“尚界”。

與華爲智選車原有的4個品牌不同,新品牌面向更年輕化的市場,其產品售價或在15萬-25萬元。而華爲鴻蒙智行原有的四個汽車品牌——尊界、享界、問界、智界,則會堅守高端市場,目前已經覆蓋了23萬-100萬價位段。

第5界是“尚界”?

有跡象表明,若雙方採取智選車的合作模式,則新品牌名或爲“尚界”。

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顯示,在1月13日,上汽集團申請註冊多枚“上汽尚界”、“尚界”商標,國際分類爲運輸工具、運輸貯藏、機械設備等,當前商標狀態均爲等待實質審查。

若參考當下華爲智選車4個“界”的情況,“問界”商標屬於賽力斯、“智界”商標屬於奇瑞汽車、“享界”商標屬於北汽新能源、“尊界”商標屬於江淮汽車,“尚界”作爲上汽集團與華爲合作的智選車品牌有一定合理性。

截至目前,上汽集團、華爲均未公開透露具體合作信息或證實上述消息的真實性。不過上汽集團內部人士曾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雙方的確在進行新一輪的合作,合作的首款車型來自上汽乘用車品牌榮威(含飛凡汽車)。

36氪消息稱,“尚界”首款車型將基於上汽乘用車品牌飛凡汽車的原有產品開發,首款車外觀改動不大,核心是與華爲電子電氣架構、智能技術的融合。飛凡汽車原是從上汽榮威中獨立出來的汽車品牌。2024年10月底,飛凡汽車重回榮威體系。

此外,相較於此前華爲智選車4“界”主要覆蓋25萬元及以上市場,新成立的“尚界”更聚焦年輕化市場,但不會做到太低價,也會維持在中高價位市場。

“尚界”的到來或打破華爲智選車的原有規劃。此前餘承東曾表示,華爲智選車僅有4個合作品牌。這意味着與其他車企的合作,將採取華爲HI模式或零部件供應模式,這是華爲車BU與車企合作的另外兩種主要模式。

事實上,華爲與車企在智選車模式上的合作,在去年11月就曾被傳出將會改變。

上汽放棄“靈魂”?

過去一年,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激烈,上汽集團也處於持續轉型陣痛之中。上汽集團公告顯示,預計2024年淨利潤15億元到1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22億元到126億元,同比減少87%到90%。

上汽集團2024年實現整車批發銷量401.3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20.07%。“同時,因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持續升級,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

在上汽集團2021年的股東大會上,時任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談及與廠商的合作時表示:“上汽很難接受由單一一家供應商爲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這樣它就會成爲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於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一度被業內稱作車企“靈魂論”,也引發了業界對與頭部供應商深度合作的思考。

然而,三年後的今天,依靠華爲的賽力斯已經成爲電動汽車市場的一顆紅星,在2024年,問界品牌汽車銷量近40萬輛,帶動賽力斯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68%。賽力斯也實現扭虧爲盈,全年淨利潤預計55億-60億元。

2024年上汽集團不僅丟掉了國內最大汽車製造商的頭銜,銷量、營收、利潤持續下滑。在電動汽車時代,合資品牌已經不能再爲上汽集團提供足夠的利潤支撐,但自主品牌又難擔責任,合資品牌成爲不得不依賴的依靠。上汽集團亟需推出更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產品。

”時過境遷,如今上汽已經積極擁抱華爲。陳虹已於去年7月退休,王曉秋接任成爲新任董事長。在競爭日益激烈、內卷持續加劇的環境下,這次合作對於雙方都將影響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