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用G2形容川習會 盟國恐不爽

美國總統川普十月卅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舉行會談之前,川普在社羣平臺發出一句短文,「G2即將召開!」美聯社指出,在外交中,即便簡短的文字也具有重要意義。這則貼文不僅可能已揭示川普對美中關係的態度,讓注重國際形象的北京欣喜,卻也引發美國盟友對中國影響力持續上升的憂慮。

「G2」意指「兩國集團」,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貝格斯滕於二○○五年提出,旨在敦促美中兩個主要經濟體互相對話,也隱含兩國權力均衡,也是北京長期渴望達到的目標。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指出:「G2概念意味中美在全球舞臺上平等,兩國立場應得到同等重視。」

不過,過去十年間,包括川普首次執政,華府都拒絕使用這一稱呼。拜登政府官員芮普胡伯警告,川普使用「G2」可能在盟國政府引發重大焦慮,他們「擔心川普政府會與中國達成協議,可能讓盟國處於不利地位」。

芮普胡伯指出,「G2」在歐巴馬政府初期流行,源於一些資深官員認爲,兩國應通過合作來定義關係,以應對全球問題,雖然北京接受這一稱呼,但華府最終不再認可,因爲暗示美中將在沒有其他夥伴,尤其是盟國參與的情況下,做出重大全球決策。

她說,這個詞在日本、澳洲和印度等國非常不受歡迎,會認爲美國在亞洲對中國有所讓步,可能損害這些美國盟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