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要供應鏈全在美國 日半導體政策推手:這不可能
有日本半導體政策推手之稱的日本前衆議員暨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Akira Amari)今(17日)在玉山論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記者許正宏/攝影。
有日本半導體政策推手之稱的日本前衆議員暨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Akira Amari)今(17日)在玉山論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說,他相信沒有單一國家或企業可以做到,共創合作纔是最佳模式。
臺積電日前宣佈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包含在亞利桑那州新增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和研發中心;川普野心勃勃,稱臺積電是爲避免高額關稅選擇在美生產先進晶片,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脫口說臺積電投資美國2000億美元。
甘利明今天獲邀在玉山論壇的「晶片供應韌性-共創全球永續半導體產業」場次發表談話,他以建廠中的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爲例,他說,目前亞利桑那州廠的良率比臺灣還高,是因爲該廠大多數職員來自臺灣,試想未來由美國人代替臺灣人上線製作,那是不可能的,實際上高階半導體制程不可能全都由美國員工完成。
甘利明指出,隨着半導體產業高階化,從以往開發設計掌握半導體命脈,如今已是下游的製造佔據更重要角色,全世界能做出高度精密製造的只有臺積電。
甘利明表示,「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應該要有同盟國家建構完整供應鏈。同場的曹世綸在發言時也呼應甘利明的說法。
曹世綸表示,世界各地都在建立不同的晶圓廠,現實是沒有單一國家或單一企業「什麼都能做到」。
曹世綸說,半導體產業很複雜,需要國際合作,例如美國的設計和材料很強、韓國記憶體出色、歐洲和日本各擅材料和設備勝場,臺灣也有自己的優勢;現在供應鏈重組更凸顯半導體產業需要國際合作,應建立全球合作模型,根據信任夥伴關係與各國的專長來找出最佳模式。
有日本半導體政策推手之稱的日本前衆議員暨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Akira Amari)今(17日)在玉山論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記者許正宏/攝影。
有日本半導體政策推手之稱的日本前衆議員暨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Akira Amari)今(17日)在玉山論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記者許正宏/攝影。
有日本半導體政策推手之稱的日本前衆議員暨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Akira Amari)今(17日)在玉山論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記者許正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