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爲何屢屢砲轟鮑爾?2大驚人主因分析出爐
川普(左)屢屢砲轟鮑爾(右)。資料照片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還有八個多月卸任,「誰是接班人」提前成爲市場熱門話題。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最新專題報告分析,川普屢屢砲轟鮑爾,主因有二,一是陰謀論者認爲,川普是爲了未來的經濟問題甩鍋;二是急於降息減輕財政壓力。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分析,部分陰謀論者認爲,川普頻繁批評聯準會主席鮑爾,是爲了在未來經濟可能走下坡時,預先找到「背鍋俠」。這種說法雖然看似宮廷劇,但有其合理性。川普的執政風格相當「成果導向」,一心追求亮眼的經濟數據與股市表現,一旦經濟走弱、失業率攀升,負責貨幣政策的聯準會就成了代罪羔羊。
然而,這種「甩鍋」策略可能低估了市場的敏銳度。若川普過度施壓,反而可能讓市場質疑聯準會的獨立性,進而動搖投資人的信心。這對川普的經濟目標而言,並非好事。
第二個理由是,急於降息減輕財政壓力。國泰世華認爲,在川普看來,高昂的美國國債利息支出是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截至2025年,美國公債總額已逾36兆美元,年利息支出恐達近1兆美元。隨着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至4.5%區間,利息成本持續攀升。川普認爲,若聯準會將利率降至1%,將能顯著降低政府借貸成本,減輕財政赤字壓力,從而釋出更多資金來支持他的財政法案。
然而,鮑爾和聯準會對此並不認同。鮑爾多次重申,聯準會的使命是「穩定物價」與「充分就業」,而非爲政府降低借貸成本;特別是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膨,聯準會更擔憂此時降息會導致通膨失控,進而引發更大的經濟風險。
國泰世華研判,鮑爾的任期將在2026年中結束,川普將可以提名一位更「聽話」的主席。另外,聯準會理事庫格勒近期辭職,給了川普提名米蘭(原財政部經濟政策顧問,傾向低利率政策)填補理事空缺的機會。2025年7月的FOMC會議也顯示,已有兩位理事在會議中投下降息贊成票,2026年整體FOMC的政策光譜,也將較今年往鴿派偏移。最終,FOMC的決策天平可能終將向低利率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