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推動最惠國政策降低美國藥價 學者:影響新藥、癌藥
川普欲推動美國藥價「最惠國政策」,將降低處方藥與藥品價格,幅度達30%至80%。這項政策,將讓全球藥品市場迎來一場震盪,各國藥廠、健保體系、藥價政策者感受到壓力。臺大醫學院臨牀藥學研究所教授沈麗娟表示,川普高喊降藥價,目前還很難預判情勢,但是對新藥確實影響很大。
沈麗娟說,美國許多藥品的價格是臺灣10倍以上,但美國醫療體系非常複雜,涵蓋服務供給系統、醫藥器材、健康保險、政府管制系統等,同一項服務在不同醫院的收費可能差異極大,這是美國人在醫療保健上花費超過了其它國家的主要原因。
長期以來,美國藥價居高不下,川普「最惠國政策」的目的是降低國內藥品價格,減輕民衆的醫療負擔。沈麗娟指出,臺灣與美國的消費市場不一樣,新政策對臺灣的最大沖擊將是新藥、癌症藥物。她認爲,臺灣對於進口藥品本是零關稅,預估進口暫時不會受影響。
針對這一波藥價動盪趨勢,沈麗娟表示,學名藥在臺灣市場銷售仍好,且我國學名藥來源不只美國,國內學名藥業者將可能受益。對於川普提出政策,「我認爲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畢竟世界各國是否會跟着一起調整,對臺灣的影響牽涉許多變數。」她說。
沈麗娟指出,近期新臺幣匯率持續走強,也牽動臺灣進出口產業,政府應藉此機會進行學名藥的政策調整,降低對特定國家藥物的依賴程度,把影響降到最低。
川普的藥價政策將引發全球連鎖反應,學者認爲,對臺灣的最大沖擊將是新藥、癌症藥物。圖/123RF
川普的藥價政策將引發全球連鎖反應,學者認爲,對臺灣的最大沖擊將是新藥、癌症藥物。圖/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