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若掌控Fed會怎樣?3大歷史教訓曝嚴重後果
美國總統川普連番砲轟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右)後,又企圖開除Fed理事庫克,對央行獨立性的威脅之大,是尼克森政府時代以來僅見,令人憂心對美國金融市場(尤其美元和美債)的衝擊。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連番砲轟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後,現又企圖開除Fed理事庫克,對央行獨立性的威脅之大,是尼克森政府時代以來僅見,令人憂心對美國金融市場(尤其美元和美債)的衝擊。
專家指出,土耳其、阿根廷和1970年代美國的歷史教訓顯示,Fed若遭政治力染指而喪失公信力,後果不堪設想。
1970年代的美國
美國央行決策獨立自主是行之111年的傳統,但在1970年代也曾遭到破壞。1970年,總統尼克森開除時任Fed主席馬丁,並以效忠他的柏恩斯取而代之。柏恩斯隨即擴大貨幣供給,被視爲觸發通膨飆升的主因。
美國通膨率從1971年的3.3%,飆上1974年的11.8%。
儘管當時石油輸出國(OPEC)削減石油供應、政府解除薪資和物價管制,以及全球糧食供應震撼也助長通膨,但學者指出,1970年代高通膨雖是多重因素使然,但柏恩斯難辭其咎,因爲他不曾採取強烈行動緊縮貨幣政策。
土耳其教訓
更誇張的例子在土耳其。土國總統厄多安以強人之姿悍然干預央行貨幣政策,而且採信非傳統觀點,堅稱降利率能馴服通膨,結果導致通膨狂飆,土耳其里拉崩盤。
2018年以降,每當央行決定升息或久久按兵不動,厄多安基本上就炒央行總裁魷魚。從2019年7月起的20個月,他開除了三位央行總裁。2021年3月時任總裁阿巴爾遭解僱時,土國通膨率約16.7%。到2022年10月,通膨率一路衝上85.5%才見頂。期間,土國基準利率頻頻調降,在2023年2月降到8.5%的低點。
土耳其里拉匯價狂瀉,迫使當局動用外匯存底護盤,估計總共花了600億美元拉擡里拉,讓該國險些陷入債務危機。
通膨狂飆引發民怨沸騰,終於迫使厄多安在2023年改採較傳統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番升息,基準利率在2024年3月升抵50%觸頂,現已降到43%上下。土國房貸利率如今仍高於40%。撤除護盤措施後,里拉重貶,加劇物價壓力。
通膨飛昇,貨幣重貶和借貸利率高昂,已影響土國企業並打擊他們海外經商能力。最慘的是該國窮人,過去十年來艱苦度日。
但這不表示厄多安已停止干預央行決策。東方研究中心研究員米查斯基說:「這仍是厄多安的政治決定。你永遠不知道,厄多安何時會決定:『經濟夠穩定了,讓我們迴歸低利率政策。』」
阿根廷教訓
傳統上,每回總統大選過後,阿根廷央行(BCRA)總裁就會被撤換。因此,自2013年以降,BCRA已換了八位總裁,相形之下,同時期Fed經歷三位主席。
21世紀迄今,BCRA一直爲阿根廷政府的財政目標服務,主要是印鈔票支應財政赤字。後果便是惡性通膨,在2024年4月飆到292%的驚人水準後才見頂。
民粹主義者米雷伊曾在競選期間揚言將關閉央行,但2023年當選後並未這麼做,反而支持BCRA維持物價穩定的目標。
三一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羅梅里說:「米雷伊很快就明白,央行獨立性不僅對維護貨幣政策穩定至關重要,對維持匯率穩定也是。」
聚焦於物價穩定,佐以撙節措施和匯制改革,讓阿國通膨情況大有改善。7月通膨率降到36.6%,同月阿國主權債信評等獲穆迪調升,提振投資人對持有阿根廷公債的信心。
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FNF)專案總監霍茲曼表示,阿根廷動盪帶給世人的教訓是:「假如央行的分析和抗通膨路徑不明,可能迅速毀了(一國的)信譽,那可能觸發向下沉淪的惡性循環。國家風險隨之升高,突然間,所有資本市場都不得其門而入。」
Fed喪失獨立性將禍延全球
羅梅里認爲,庫克若真的被川普開除,Fed其他理事的職位也可能岌岌不保,再加上鮑爾主席任期明年5月結束,Fed獨立性與公信力將江河日下,通膨預期隨之升高,可能導致通膨變本加厲的惡果。
德州奧斯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賓德說,Fed獨立性若失守,將陷入任何決策都被視爲「政治決定」的困境:如果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而非2碼,人們會懷疑是「反川普」;若按數據判定有必要降2碼,人們又會懷疑他們「屈服於川普」。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主管薩拉維洛說,1970年代美國的情況若是捲土重來,衝擊會比昔日嚴重多了。因爲美國如今不但入不敷出,進口也超過出口,形成所謂「雙赤字」(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而且,如今外國投資人持有鉅額的美國資產,若見美國經濟動盪,可能大舉拋售。
薩拉維洛說:「這種種因素,都指向更重大的全球動盪。」
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賈斯頓也警告,萬一Fed公信用蕩然無存,將導致更嚴重的風險:危及世界經濟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