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逼Fed降息打破財政赤字 專家警告:後果嚴重
所謂「財政主導」,指的是央行將職責任務從「維持物價穩定與促進充分就業」轉爲「幫政府籌錢」。這種情況過去常見於阿根廷等新興國家,最終結果經常是惡性通膨與經濟危機一起出現。
川普寄望旨在減稅的《大而美法案》能帶動經濟轉強,但減稅必須仰賴大規模舉債支持,這會推升利率而抵消減稅的好處。
爲了規避債券發行可能推高長期利率的風險,美國財政部傾向發行短期公債與國庫券。但要是短期利率躍升,便會迅速衝擊預算。川普顯然不想看到這種情況,於是多次施壓Fed降息,甚至揚言要撤換主席鮑爾。
雖然美國尚未走上財政主導的道路,但這種可能性已經影響市場。利率下滑、Fed領導可能換人,加上赤字支撐的減稅,短期可能帶動股市創下新高。
回顧歷史經驗,Fed也曾在特殊時期配合政府發債,包括一戰、二戰期間與1960年代,但這種做法助長通膨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