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免電子關稅!金融時報稱「首度對中退讓」 專家:小心髮夾彎

▲川普11日宣佈豁免電子產品的高額關稅,但專家警告他可能又會出現「政策髮夾彎」。(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編譯

美國11日宣佈將智慧型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免除於「對等關稅」之外。金融時報指出,這是川普首度展現緩和對中關稅的跡象,同時也緩解了蘋果、輝達、微軟等科技巨頭所面臨的壓力。不過,專家警告,相關豁免與川普在第一任期提出的「如出一轍」,警示人們要再觀望川普是否又會出現「政策髮夾彎」。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宣佈,將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和記憶體晶片、半導體生產設備等產品,排除在高額關稅之外,且未指定國家,就連被川普加徵至最高125%關稅的中國也都適用。

報導稱,這項決定是川普對中國關稅政策出現柔化的首個跡象;對於蘋果、輝達、微軟等受衝擊最大的科技企業來說,這項豁免也是它們的「一大勝利」。此前,川普在4月2日頒佈新關稅政策後,美國市場經歷了長達一週的劇烈震盪,其中供應鏈高度集中於中國的蘋果市值更因此蒸發了逾7000億美元。

In historical terms, today’s exemptions do mirror Trump’s exceptions for smartphones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during the Trump 1.0 tariff barrage of 2018-19… https://t.co/a7P7uNhN50 pic.twitter.com/6jQLiELqij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川普作出豁免決定的考慮,是爲了讓企業有更多時間將生產線遷回美國,「總統已明確指出,美國不能依賴中國生產半導體、晶片、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等關鍵技術產品」,並點名蘋果、臺積電與輝達「正在加快腳步」,努力「回美製造」。

儘管如此,報導稱,蘋果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雖然該公司近年試圖將部分生產線移至印度,但分析師估計,目前仍有約80%的iPhone是在中國製造並組裝,認爲蘋果將是此次豁免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Bown)指出,川普的豁免策略與2018至2019年貿易戰期間做法類似,具有反覆反轉的風險,示警人們「還需要觀察這次豁免是否會持續生效,還是川普不久後又會改變立場。」美聯儲官員警告,若政府持續實施更廣泛關稅,美國通膨率可能上升至4%,爲經濟復甦帶來更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