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20%關稅 經濟部內參報告曝光:「4大慘業」衝擊全說了
今天一早白宮網站宣佈臺灣的對等關稅稅率爲20%,賴總統說明爲「暫時性稅率」,並非最終稅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等關稅8月1日上路,臺灣稅率較4月公佈稅率下降12個百分點,稅率爲20%,高於日韓的15%;總統賴清德今(1日)親自說明這是「暫時性」稅率,臺美還會持續談判。不過,今也有一份經濟部最新的內參報告曝光,揭露當我國關稅是20%時、可能受到的產業衝擊;其中,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共4產業爲「增強」,意即受傷可能較重。
美國總統川普今日公佈臺灣稅率爲20%,即使是暫時性的,但前景未明之下,萬一日後未改變,臺灣對20%關稅能有多少承受力,仍是國人關注重點。賴清德在今日記者會中並未詳細說明,但卻有一份經濟部內參報告曝光,並在媒體間流傳。
綜合媒體報導,經濟部在該份最新產業影響評估報告中,有多項分析,其中在設定關稅20%時,點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與電子材料」4項產業,衝擊爲「增強」。例如,對於工具機的衝擊變化原因指出,日韓等主要競爭對手關稅15%, 爲臺廠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且臺灣還有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問題,關稅與匯率兩者相加,臺灣工具機對美國市場將形同棄守。
針對工具機產業所受到到的影響,據《工商時報》報導,工具機公會今稱,美國是我國工具機第二大出口市場,年平均出口值近4億美元,主力機種包括綜合加工機、車牀、鍛壓與衝壓工具機。臺灣產品以高性價比與靈活交期受美國市場青睞,但加徵20%關稅重創價格優勢,特別對中階機,與中小業者衝擊更深,恐引發市場流失與型單效應。
至於外界相當好奇的汽機車零組件是否受影響,該份報告分析認爲衝擊變化「持平」,原因爲雖日本汽車關稅降至15%,但日本AM零件市場佔率僅2%,與我國AM汽車零組件產品非競爭關係。資料顯示,AM汽車零組件商,是指售後維修採非原廠零件,也就是我們稱的副廠;廠商並非透過供應鏈將成品流向汽車品牌廠,而是提供給維修廠或是零售商給需要修車的駕駛選擇, 特色在於價格較低廉。
其實不只上述產業,目前還有一大沖擊會是在232晶片產業調查結果,也就是半導體關稅細節,外界相當關注屆時是否衝擊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