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衝擊「這產業」最慘!臺經院分析產業景氣影響
隨着美國川普關稅政策頻繁調整,貿易對手國亦接連反制,全球貿易政策風險升溫。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美國川普關稅政策頻繁調整,貿易對手國亦接連反制,全球貿易政策風險升溫,導致美歐央行相繼下修其經濟預測並上調通膨預期,增添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國內製造業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等商機持續發酵,加以上年同期適逢農曆春節長假,比較基期較低,使得出口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明顯擴增,且進口與外銷訂單年增率由負轉正,製造業廠商對當月景氣表現看法較上月調查相比轉好,推升需求、原物料投入與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表現。
臺經院表示,整體制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14年1月之10.71分,增加4.29分至2月之15.00分,燈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轉爲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展望未來,外部不確定性持續升高,特別是美國擴大關稅措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衝擊企業投資信心與供應鏈佈局,亦阻礙國內產業的復甦腳步。以汽車關稅爲例,若關稅擴及至汽車零組件,對臺影響相對較大,根據臺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統計,有超過五成的臺灣汽車零組件出口至美國,部分業者可能調漲售價以因應營運壓力,恐抑制短期內消費者換購意願,加上國內車市買氣疲弱,將影響汽車零組件業表現。
此外,川普關稅新政對大陸經濟影響漸顯,加上石化原料供給過剩,壓抑價格走勢,同時,大陸進口替代效應加劇,持續中止對我國部分石化原料的關稅減讓,進一步影響我國對大陸出口。
東南亞與印度也面臨美國對等關稅威脅,對當地經濟與製造業需求形成壓力,間接影響包括國內化學相關產業的景氣表現。近期川普關稅政策成爲影響國內外經濟表現的關鍵變數,須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