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還想入股「全球最大軍火商」 3層面解析爲何是壞消息?

繼入股英特爾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6日表示,川普政府也在考慮入股全球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畫面爲2018年7月,川普在一架洛克希德馬丁F-35戰機前與洛馬執行長休森(Marillyn Hewson)說話。(路透)

繼入股英特爾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26)日表示,川普政府也在考慮入股全球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專家紛紛對此表達擔憂。

綜合美媒CNBC、路透等外媒報導,盧特尼克昨日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專訪時,被問及川普政府是否還考慮入股其他企業?他坦言政府內部對於入股國防企業有熱烈討論,「洛克希德馬丁97%收益來自美國政府,他們基本上就是美國政府的分支」。不過盧特尼克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洛克希德馬丁先前表示,2024年公司淨銷售額中,73%來自美國政府,並非97%。

針對盧克尼克爆料美國政府考慮入股,洛克希德馬丁發言人表示:「如同在他的第一任期內,我們持續與川普總統及他的政府保持強健的合作關係,以強化我們的國防。」

美國政府考慮入股國防企業,馬上引發外界擔憂與質疑,主要有以下3層面: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哈里森(Todd Harrison)表示:「政府紓困一家快倒閉、但對國安至關重要的公司是一回事,但在一家營運健全的公司插乾股又是另一回事。」他質疑川普政府入股洛克希德丁的必要性及法源依據。

研究公司Capital Alpha Partners軍事分析師卡蘭(Byron Callan)直言「我們不理解這個舉動的邏輯」,他強調洛克希德馬丁資金充足,信用評級也良好,該公司及其他美國主要承包商也沒有面臨生存危機。

券商Jefferies分析師卡亞奧盧(Sheila Kahyaoglu)警告,政府的股權投資可能造成利益衝突,尤其若政府將某個國防合約給有公股的企業、而非沒有公股的企業,可以想像屆時會引發其他公司抗議。

美國航太諮詢公司「航空動力諮詢」(AeroDynamic Advisory)總裁艾波拉費(Richard Aboulafia)表示,政府入股可能變相阻礙競爭,導致企業自滿、拖慢決策步伐,甚至迫使企業按照政府的意識形態來開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