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刀斬到AI資料中心…矽谷大廠如何應變?業者推測2種結局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都好擔心。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都好擔心!原來,這波關稅衝擊不只Apple概念股等硬體供應鏈,矽谷軟體服務業者也是隱形受災戶。原本2025年被矽谷視爲AI資料中心爆發年,如今卻可能因關稅政策踩煞車。到底原因爲何?爲何可能害ChatGPT漲價?AI股還沒到抄底時刻?
川普「解放日」關稅清單公佈後,雖然軟體業因少涉及原物料與製造,被排除在重災區之外,但微軟(Microsoft)、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Amazon)、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仍私下憂心忡忡。原來,根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關稅也會影響到AI發展。AI大模型如ChatGPT、Claude背後所仰賴的資料中心,其核心零組件多從海外進口,成爲潛在受害者。
AI資料中心是關稅受災戶
雖然最重要的半導體已被列入暫時豁免清單中,但是川普政府團隊可能不知道,一個AI資料中心要蓋成,還需要很多他們不知道的關鍵零組件。
根據高盛估算,去年開始,美國本土因爲矽谷業者積極規劃建置AI資料中心,讓柴油發電機、冷卻系統、鋼與鋰電池的需求都在一夕間變得炙手可熱。甚至有不少矽谷業者爲了怕未來缺貨,提前預購。
「但這個AI大未來即將被課稅,」長年研究AI的Cato Institute科技政策研究員米透裡德(Matthew Mittelsteadt)受訪《華爾街日報》時尷尬指出,因爲這些產品項目都被納入新一波10%起跳的對等關稅名單中;同時不少產品來自中國,更將被課以34%的重稅。
臺廠重電鏈遭殃
臺灣廠商也被波及。由於AI資料中心需用變壓器,可說是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在美國近年早已供不應求。臺廠如華城、士電、大同重電、亞力等製造商曾吃到不少商機,去年也積極擴產搶攻外銷市場,成就當紅的「重電概念股」。
然而川普關稅風暴發酵,導致7日臺北股市開盤時,重電概念股全面下挫,充分反映出市場看衰後市的情緒。
換句話說,本來2025年原是矽谷巨頭們爭相投入的「AI資料中心年」。這其中包括了微軟曾宣佈將投資800億美元,亞馬遜則規劃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Alphabet也預計在今年投入750億美元。但面對高額進口關稅的潛在衝擊,這些計劃恐怕將遭遇延宕或成本大增的壓力。
IDC全球研究副總裁維勒斯(Rick Villars)指出,雲端大廠目前短期內靠已經預購的存貨撐住,但影響終究會浮現。他預估,業者手中的備品最多隻能支撐數月。
兩種可能的結局:ChatGPT漲價是其一
難道以後矽谷大廠就會停止建置?有業者私下評估,未來可能出現兩種發展:
一是將新增成本直接轉嫁給使用者,也就是ChatGPT、Copilot、Claude等AI服務訂閱價格上漲,尤其模型多在美國訓練,調整價格也可能波及全球。
另一種是企業轉而縮減其他科技支出,例如延後購買筆電、伺服器等硬體設備,來平衡AI建設開銷。節衣縮食,當然也可能對矽谷公司的競爭力與成長前景帶來影響。
美中AI競爭恐被川普自己「課」出差距
諷刺的是,積極佈局AI的不只有矽谷業者。美國總統川普年初才宣佈「StarGate」AI基建計劃,由甲骨文、OpenAI與輝達等均參與,原意是爲確保美國在AI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但如今這波關稅壓力,卻可能反而成爲阻礙自家產業發展的「七傷拳」。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日前接受《CNBC》訪問時直言擔憂:當其他國家都積極搶佔先機時,他很驚訝美國的這些政治家竟沒多關心AI。他也提醒,雖然目前關稅多針對實體商品,未來也可能間接影響到像微軟這樣的軟體服務業者。
原來關稅衝擊也會影響AI相關產業,到底會有多大沖擊?許多分析師表示一時無法看清未來走向。Wedbush分析師艾夫(Dan Ives)受訪《彭博》時直言:「現在預估下一季財報,就像盲眼射飛鏢。華爾街機構目前最可能做的,是比照COVID疫情時期建置新參考模型。」
美國AI競爭力是否會因自身政策受損?川普政府勢必要對此問題,做出更明確的判斷與迴應。至於想逢低進場佈局AI股的投資人,可能得更加小心。
(本文出自2025.04.07《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