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開獎非終局!臺灣卡關農業紅線? 預估落在15~20%區間
▲美國總統川普向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連賢明/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合聘教授
講一下我對昨天對等關稅開獎的看法。
對等關稅創造非中供應鏈 只做生意不搞政治的好時光過去了
第一,昨晚對等關稅開獎不是最後得獎結果,這些反而是川老大覺得還要談判的國家清單。對這些國家來說,現在就是進入談判的下半場。真的確定的是一百多領到10%稅率的國家,那個還沒有公佈。
第二,對等關稅談判的關鍵是「不要想對等,不單純關稅,主要是談判」。美國沒想跟臺灣籤FTA,也不會給臺灣零關稅,川普關稅的地板價就是10%,而要臺灣給美國零關稅,最後稅率就看美國市場對你有多重要。
南韓日本都已經和美國籤FTA,但還是被要求25%的對等關稅。和韓國談判中討論的是美國汽車爲什麼在韓國賣不動? 駐韓駐軍要怎麼分攤軍費? google 地圖在韓國爲什麼不能用? 基本上只要美國想談都可列入。
第三,對等關稅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和中國密切的國家大概都40%往下講,和美國聯盟國家大概10%開始談。
所以你看到寮國,緬甸,泰國這些和中國密切的東南亞國家都是快四成,英國歐盟大概都是一成開始加。越南是一個最直接例子,轉口貿易的稅率四成,當地生產的稅率兩成。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這國家的稅率會越低,反之就越高。過去只做生意不搞政治沒有意識形態的好時光已經過去了。
稅率高過20%區間對美臺都沒好處 畢竟美國是臺灣最重要出口國家
第四,臺灣現在處在尷尬中。川普應該想把日本韓國和臺灣一起談,放在類似的關稅區間。日本本來要做模範生,談完再找韓國臺灣說比照辦理,沒想到石破茂比石頭還硬,韓國新總統則剛上任,反而是臺灣最有誠意,談判進度最前面,但還不是美國最滿意結果,所以川老大還在考慮要不要接受。
第五,臺美貿易談判卡在哪? 個人判斷應該在農業,而不是汽車關稅。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最大問題是稅損,金額不小但還有解決空間。農業部分牽涉到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爲在美國壓迫下放棄國人健康。這些困難不論哪個國家都會碰到。要不然日本也不會爲稻米死守不願意退讓。
第六,即使談判沒有如預期順利,個人還是相信 (期望) 臺灣的對等關稅應該會落在15-20%這區間。稅率高過這區間不論是美國或臺灣都沒有好處,畢竟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出口國家,臺灣也是美國ICT和半導體最重要供應鏈。
此外,臺灣若能談成還不錯的結果,也會給日本韓國製造額外壓力,臺灣若在美國有稅率優勢,這樣對日韓在科技業與臺灣競爭大不利。
最後,最重要的是,川老大你能不能一次公佈所有國家的對等關稅稅率,像上次一樣做個表一次解決。一個一個國家慢慢公佈,這樣我們智庫同仁要怎麼睡覺?
▼總統賴清德與正在華府進行臺美關稅談判的團隊進行視訊會議。(圖/總統府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連賢明」,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