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步步緊逼 贏得盟國讓步 但關稅大棒成效各異

美國總統川普揮動關稅大刀,逼得各國讓步。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世界舞臺上磨刀霍霍,向盟友與敵國發出最後通牒:若行事未能符合美國利益,將承受苦果。

從徵收高額貿易關稅到直接攫取資源,川普以交易手段推動外交,併發出明確的要求。許多國家迅速讓步,有些是實質提案,例如承諾購買更多美國貨品,或加碼投資美國。有些國家則重新包裝已在推行的政策,或採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行動。

路透整理自川普就任以來,各國如何因應川普新政。

加、墨增援美國邊境

墨西哥已向美墨邊境派遣1萬名國民防衛隊員,與美方協同控管移民並阻止毒品流動,是墨西哥強化邊境安全的最新例證。

此舉已足以讓川普暫緩對墨西哥加徵關稅。但專家對墨國當局增援邊境的作爲持保留態度,質疑是否能收到成效。

加拿大也贏得緩徵關稅的待遇,渥太華當局已於去年12月宣佈對邊境安全投資13億加幣(約9.09億美元),以打擊芬太尼、非法移民與組織犯罪。

加國總理杜魯多本月3日宣佈對美國暫緩實施報復性關稅時,提及已提撥2億加幣,對犯罪與芬太尼走私發出「新情報指令」,也會任命一位「芬太尼沙皇」,但人選尚未定案。

在美方施壓下,墨西哥已向美墨邊境增派1萬名國民防衛隊員。路透

日本擬加碼投資美國

日本對美國龐大的貿易順差,向來令川普不滿。在日相石破茂上週首度前往白宮拜會川普時,川普已明確表達這點。儘管日本仍不一定會淪爲美國的關稅箭靶,但石破茂已準備好迎合美國利益,承諾對美投資1兆美元,並採購美國的天然氣、乙醇、氨。這當中可能包含軟銀執行長孫正義去年12月會面川普時,所提起的1億美元投資承諾。

石破茂也提起豐田與五十鈴在美國的設廠計劃。川普也說,遭美國政府擋下的日本製鐵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一案,已取得進展,必須改採投資而非直接收購的形式。目前尚不清楚日本製鐵和美國鋼鐵將如何修改其交易方案。

印度將擴大采購美貨

川普曾稱印度在貿易方面,是「嚴重的剝削者」,但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急於強調其經濟開放意願,而印度總理莫迪在上週爲期兩天的訪美行程中,再度強調這一訊息。

莫迪與川普會面後表示,印度和美國已制定目標,雙邊貿易額在2030年前倍增至5,000億美元,並討論降低對美關稅、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天然氣和戰鬥機。

歐洲將提振國防支出

川普從第一個任期,就開始疾呼北約的歐洲盟國需增加國防支出,並取得一些相應成果。

北約秘書長呂特上週表示,將於今年定案的新軍費預算,將「明顯」高於佔經濟產值2%的目標。

俄烏戰爭顯然也讓歐洲的注意力集中到國防需求。但預算吃緊的各國政府將如何因應國防支出激增,仍是未知數。

此外,川普宣稱,若烏克蘭想繼續取得美方的支援,未來烏克蘭在開採稀土等重要礦產的收益中,美方應分得一杯羹,這番言論進一步加劇了不確定性。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週說,他已準備好與川普達成協議。但澤倫斯基強調,基輔當局並非提議「贈與」資源,而是希望建立互蒙其利的夥伴關係,並共同開發這些資源。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資源當中,有多少位於前線的俄佔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