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霸凌」印度硬槓 北京恐得大獎

印度總理莫迪面對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態度強硬。(路透)

宛如真人實境秀「誰是接班人」般,但美國總統川普這回的口號不是「你被開除了!」,而是「你們被課關稅了!」在這場實境秀中,印度總理莫迪只有21天來贏回川普的支持。若無法達成協議,印度對美出口商品將因關稅倍增至50%,而幾乎被鎖在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之外。

《彭博》新聞網7日報導,川普額外加徵25%關稅,使印度成爲美國貿易戰中課稅最重的國家之一。,新德里865億美元(近2.6兆臺幣)的出口商品在重稅下,相較於中國、越南和孟加拉等對手屈居劣勢。

目前看來,美國似乎佔了上風,但若這場貿易僵局持續,真正的贏家可能是中國。分析指出,這部分歸咎於印度外交失敗——首先是未能達成貿易協議,如今又無法阻止加徵關稅。或許印度官員和專家說得對,川普的行爲是「霸凌」和「不講理」,因爲歐盟和中國同樣採購俄羅斯商品,但卻沒被額外加徵關稅。然而,歐盟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中國則擁有稀土等關鍵原料的控制權,具備相當大的談判籌碼。

對一位以自我利益爲中心的美國總統來說,印度顯然是軟柿子。新德里天真地以爲,和俄羅斯的長期關係能凌駕於川普對俄烏停火的堅持之上。專欄作家薩瑪(Mihir Sharma)直言,川普政府「要的是順從,而不是反抗。」如英國、歐盟和日本等美國最親密盟友這麼做,成功爭取到較低的關稅,但莫迪卻沒這麼做。

這也是印度貿易困境的另一原因。莫迪精心打造強人形象,加上主張強硬外交政策的支持者,使任何貿易或政治妥協都變得很難,甚至幾乎不可能。

而美印貿易協議拖得越久,川普可能越難滿足,印度需要做出的讓步可能也越大。另一方面,川普最好記住,削弱印度、拉攏巴基斯坦,只會讓中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讓俄羅斯變得更強大。如果他不肯讓步,那或許是莫迪展現成年人風範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