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川普因川習會拒批對臺軍援 學者:川普不會做虧本生意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美國領導人川普的「川習會晤」進展受到矚目。圖爲2017年11月川普夫婦(左1、左2)到訪大陸,習近平夫婦(右1、右2)邀請同遊北京故宮,強調「文化沒有斷過流的,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新華社)
美國媒體披露,川普爲了川習會以及美國和大陸經貿談判,今年夏天拒絕批准一項對臺灣提供4億美元價值軍事援助的計劃,不過近期仍多美臺軍售的進展,爲此學者分析指出,軍售臺灣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川普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華盛頓郵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川普爲了習川會及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今夏拒絕批准對臺4億美元的軍援,這筆援助較過去幾輪對臺援助「更具殺傷力」,包括彈藥和無人機。報導也指出,川普政府的觀點是,臺灣應該像歐洲國家一樣購買自己的武器,有知情人士透露,上個月臺美國防官員在安克拉治達成了一項大規模軍售協議。本週美國政府非正式地向國會通報了可能向臺灣出售價值5億美元的武器。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表示,「川習會」正醞釀登場,報導提到的攻擊性武器,對中共恐過於刺激。對「川習會」來說,不僅違揹他們所謂「八一七公報」,而且還連美國自己的「臺灣關係法」也有所牴觸,該法用詞是「提供防禦性武器給臺灣人民」,並不包括攻擊性武器。
對於美媒提及美臺軍售進展以及川普政府的觀點,桂宏誠表示,李敖當立法委員時就曾指出,按照「臺灣關係法」,美國是要「提供」給臺灣人民武器,沒有說要買,可是長期以來都是用買的。軍售臺灣這是美國的國家利益了,因爲還要收點保護費,川普的想法一定是這樣子,「他商人的性格,保護費還是要交的」。他在處理決策、對外說法上,都是爲了美國國家利益爲最先考量,他「對兩邊都要獲取利益」,包括川習會的談判跟擡高姿態。
拜登政府時期的庫存軍援臺灣計劃是否會在川普政府時期告終?桂宏誠認爲,美國「庫存」還堪用到什麼程度,我們並不知道,即使過去用買的,有一些也是庫存品拼裝之後再賣給我們,也常遭詬病我們高價買到實際上並不是很先進的防禦性武器,他強調「川普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至於這對印太戰略影響,桂宏誠指出,美國當然還是希望把臺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對中國大陸有所抗衡,但長期而言,在亞太地區(或印太),以中共的軍力變化來看,「實質意義並不大」,美方只是拿臺灣來干擾而已。
而川習會傳出已進入最後安排階段,川習也將通話,臺灣議題在川習會上的可能表態是什麼?桂宏誠預判,「可能還是在討價還價」,他指出,川普除了傳統的國家利益考慮之外,還會加入商業利益的思維。「我並不認爲川普對臺灣會有什麼樣堅持、很實際的保護,他完全就只是一個談判的籌碼,到最後出賣臺灣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桂宏誠也直言,並不覺得美國對臺灣地位會有很大的改變,「終究是他一個可割可棄的棋子」。而就兩岸關係,桂宏誠認爲,主導權、現在說話分量比較重的是在中共,美國目前只是技術性干擾的層次而已,不會有整個大局勢的改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