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創低 反映不信「賴」

臺灣新生兒人數持續探底。本報資料照片

超恐怖的!今年臺灣的新生兒出生數只怕不到十二萬人,又將創有史以來的最低出生數紀錄。甚至今年能否保住十一萬名新生兒的整數大關,或許還是個未知數。不過以七月的八九三九人,前七個月的總出生數爲六萬四三一四人來看,想保住十一萬名新生兒大關,應該也是非常難的挑戰。

七月出生數爲八九三九人、死亡數爲一萬六八四六人,七月的人口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爲負七九○七人,又是一個「生不如死」的月分,臺灣人口連十九個月人口負成長了。內政部今最新戶口統計資料,截至今年七月底臺灣人口總數爲二三三三萬七九三六人,不但比去年同期減少七萬一三八七人,人口減少的數量與比例相當大,且七月的死亡數幾乎快達出生數的兩倍,這都是許多國家不會有的現象。

此外,臺灣正邁向超高齡社會。據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七月底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達四五八萬多人,佔總人口的十九點六四%,預計將很快在今年突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廿%的超高齡社會門檻;且○至十四歲的幼年人口僅佔比爲十一點六二%,明顯低於許多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今年的新生兒數佔比恐不足總人口數的○點五%,顯示臺灣的人口結構正經歷巨大、快速且畸形的轉變,但面對臺灣的人口結構變化,政府有準備了嗎?

以目前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環境,政府要提振新生兒出生數確實非常不容易,當今不再是每胎補助五萬、十萬、甚至更高的生育獎勵金,就能讓年輕夫妻想生育小孩。或許,政府該思考如何供應年輕夫妻社會住宅的需求,先讓結婚的夫妻有個社宅的安定小窩,讓年輕人不但能夠養活自己,而且也有能力讓孩子過上好生活,纔會讓年輕夫妻更有生育子女的想念。

「生育子女」是年輕人對未來是否抱持希望的最直接反映,唯有臺灣政局安定、經濟繁榮、生活舒適,才能讓年輕人「有能力」與「有意願」想生養小孩。未來政策更應聚焦於強化年輕人的就業與薪資結構,增加社宅供應及生育支持,打造育兒友善的工作、居住、教育環境等。

「生育子女」更是年輕人對政府是否信賴的最直接反映。希望政府聽到年輕人想要有個家的渴望;祈求政局安定、經濟繁榮、生活舒適的聲音;期許不但自己過得好,還能成爲父母,並讓孩子在臺灣快樂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