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努力也許沒用,但不努力一定完蛋
人有時候會突然清醒,就像一覺睡醒發現手機丟了,瞬間比熬夜十小時還精神。
那年我初三,被班主任釘在講臺上通報“全班第39名”,那一刻我就清醒了,意識到不拼命是真的可能連個普通高中都上不了。
但更讓我崩潰的,是回家路上被我媽冷靜地撂下一句:“你要是考不上高中,就去跟你姨賣鴨脖吧。”
那一瞬間,我不禁腦補了一幕——頂着爆炸頭,在菜市場大聲吆喝“來咯,麻辣鴨脖來咯”,然後被初中同學路過偷拍發到班羣裡,配文“前學渣,現小攤主”。
所以,誰說初三沒救了?
救不救得了你,不在成績,在你有沒有真的怕過。
一、成績差不是原罪,擺爛纔是毒瘤
能讓你一直考倒數的,不是天賦不夠,而是你嘴上說要努力,手上還在點外賣、看短視頻、刷表情包。
很多人其實不笨,就是不信自己能變好,於是躲在“反正我不行”的殼子裡,安心當鹹魚。
我們班有個哥們,成績常年維持在倒數五名,家裡人都勸他早點考慮職校。他突然有一天覺醒了,買了兩套《5年中考3年模擬》,擺在桌上一動不動。
我問他:“你真的想學啊?”他說:“我在等氣氛。”後來我發現他氣氛等了一個月,等出了《五年高考三年吃灰》。每次有人在自習室看書,他就過去湊熱鬧,裝模作樣翻幾頁,嘴裡還唸唸有詞:
“你們學習,我陪着;你們努力,我監督。”
到中考前兩個月,他終於開始刷題了,結果發現自己連化學元素表都沒背全,連“氫氧化鈉是鹼”都能背成“氫氧化鈉是點”,把我笑成電鰻。
最後他真去職校了,專攻數控,但據說在技校開始認真了,還搞了個什麼機械設計一等獎。
唉,氣氛遲到了,但總算沒迷路。
另一個妹子,平時特淡定,每天準時泡奶茶,逛閒魚,寫作業從來不抄,直接不寫。
有一次英語課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她站起來把“Who are you”讀成了“嗚哇呦”,瞬間課堂集體哀悼她的發音器官。
可偏偏她老爹是個狠人,直接請了個家教住家輔導,還每天定點喂她雞湯。“別人努力你努力,叫公平競爭;別人努力你躺平,叫活該落榜。”
她被雞湯灌得快內傷,終於開始自己背單詞了。
後來她中考英語從38分拉到101分,考上了市重點。
她總結秘訣就一句:“不是我有多聰明,是我不敢再當懶蛋。”
二、讀書靠的是方法,不是熬夜刷題
大部分中學生,最擅長的學習方式叫“自己感動自己”:
通宵背單詞、狂抄知識點、刷五百道題,最後發現考試時依然兩眼一抹黑。
不是沒努力,是方法用錯了。因爲初中可不是玄學,中考也不是賭運氣——題型有限、套路清晰,刷對了纔有效。
說實話,我物理曾經學得比我爸追的抗戰劇還爛,力學那塊完全看不懂。有一次做題,明明是算斜面摩擦力,我腦子裡全是“這不是牛頓的錯,這是我的命”。
後來班上物理學霸跟我講:力學題先畫受力圖,再找等式,別亂算。我一試,咦,還真管用!
關鍵是你得“聽人話”,而不是“自己吭哧吭哧琢磨還不願意聽建議”。
有回他給我出了一道壓軸題,我一臉懵逼,他說:“你先別算,你先問問它在說啥。”我一聽頓悟,原來不是我不聰明,是我太急於上手,腦子還沒轉題就先開始瞎算。
至於英語,想靠課堂提高聽力?
別傻了,光靠課堂就能逆襲,那抖音英語區怎麼那麼多百萬粉?我之前刷到個博主特別有意思,講語法像講脫口秀,一個定語從句都能整成綜藝段子:
“誰跟誰先幹了啥,別讓句子打羣架。”
我一邊笑一邊記筆記,比課堂高效多了。
那時候我每天睡前聽他講五分鐘,第二天默寫正確率暴漲,還莫名開始愛上做閱讀題。
老師都不敢相信我開竅了,其實是網絡教育搞得好,咱只是混進了對的社羣。
三、關鍵不在智商,在於你有沒有想清楚
“中考不是人生終點”,這句話聽上去很治癒,但請你一定別忘了補上後半句——“但可能是你第一次掉隊”。
如果你連這一次都不拼一下,將來大概率就會在流水線、外賣站、裝修隊裡補作業。不是瞧不起職業學校,而是你知道自己壓根不想走那條路。
說實話,我成績差那會兒,全家對我就一個期待:別拖後腿。
我爸甚至跟親戚打賭:“要是他考上重高,我直播剃頭!”中考成績一出,全家炸鍋了——我真的考上了重高。我爸兌現諾言,在客廳直播剃了個“快樂小平頭”,邊剃邊唱《好運來》。
他激動地說:“以後我不罵你學渣了,罵你我自己禿。”
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不是沒人相信我,而是我一直在拿自己的爛習慣說事,堵住了所有人的希望。
中考完我去工地打了個暑假工,一天搬30袋水泥、上八樓沒電梯,每晚回宿舍腿像灌鉛。最扎心的,是一個剛滿18歲的小工對我說:“你以後讀書別嫌苦,等你像我一樣曬脫皮,你纔會明白,教室再悶也比腳手架安全。”
我回去那晚哭成狗,覺得這大概就是世界給我的最後通牒:
再不發瘋學一把,就得一輩子命苦。
所以說,一個人真正的努力,往往不是因爲“我要變好”,而是“我不想一直這麼差”。
初三這一年,你需要的不是天賦,是一股子“哪怕頭破血流也得站起來”的狠勁。方法是乾貨,心態是燃料,你得先從心裡相信——你值得一個更體面的未來,纔會願意捲起袖子去搶回來。
不過,我不建議你馬上刪掉手機、不刷短視頻、不玩遊戲,因爲你一定會反覆,但至少你能給自己一個目標——哪怕每天只進步一點點,也不白活這一年。
畢竟,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你未來的人生,很可能就在這最後一年裡,被定下一個大致的方向。
所以,別再說“來不及”了,起跑線早丟了,終點線還在等你。
——不是你拼不起,是你怕的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