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問問上半年減虧99.5%,接近盈虧平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

作爲“AIGC第一股”,出門問問終於快摸到了盈虧平衡的曙光。

8月21日盤後,出門問問(02438.HK)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收爲1.79億元,同比增長10%;期內虧損爲290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5.79億元減少99.5%,已接近盈虧平衡。

當日晚間業績電話會上,出門問問管理層將大幅減虧的原因總結爲兩方面,一是AI軟硬件結合的商業模式,上半年智能硬件業務有較大突破,二是構建了AI原生工作流,效率提升,運營成本下降了76%。

從財務數據結構來看,2025年上半年,其兩大核心業務板塊表現分化。其中,AI軟件業務收入爲8060萬元,同比下降21.7%;AI智能硬件業務收入爲9830萬元,同比增長64.8%。

關於AI軟件業務收入下滑,出門問問聯合創始人李媛媛在中期業績交流會上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AIGC行業競爭加劇,獲客成本持續上升,公司以長期盈利能力爲導向,主動控制該業務板塊的市場投放與獲客支出,以此實現軟件板塊毛利率的穩定。“我們更看重長期盈利的能力,而不是一個短期衝高的結果。”李媛媛說。

AI智能硬件業務的增長,主要是新產品TicNote的市場表現。TicNote是出門問問AI Agent軟硬結合產品,可以錄音、翻譯、總結,內置ShadowAI軟件,具備AI記錄、主動洞察、主動分析、陪伴創作等功能,應用場景面向會議、學術講座、商務溝通、醫生問診、課堂學習等。據出門問問中期業績交流會披露,截至2025年8月20日,TicNote全球銷量突破3萬臺。

對於軟硬件業務的佈局邏輯,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在業績會上提到,硬件是AI Agent的呈現載體,同時也是用戶數據的收集渠道。通過硬件獲取用戶使用數據後,可反哺AI模型優化,形成“數據-模型-體驗”的循環。這一思路延續了出門問問自2014年推出首款智能手錶TicWatch以來的戰略方向,2023年推出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後,進一步將AIGC能力整合至硬件產品,形成“大模型+硬件+場景”的業務模式。

管理層透露,出門問問組織層面的“AI化轉型”對減虧也起到重要作用。李志飛提出“組織AI化”,將AI Agent融入核心業務流程與運營管理體系,建立了“AI原生工作流”。財務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出門問問人均營收約爲97.8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54.2萬元提升80%;運營成本同比下降76%。

在李志飛看來,AI在公司工作流中需要承擔主導角色,而非輔助功能,通過全流程數據化與AI參與,可以重構組織協作模式,提升整體效率。

在AI產業發展方向上,李志飛認爲,AGI(通用人工智能)是長期目標,當前階段需要重點推進AI Agent與“虛擬組織”的落地。比如,他在業績會上演示的Coding Agent工具,該工具基於雲端構建編程協作系統,可自動生成代碼、處理版本衝突,並支持多人實時協作,其定位是降低研發門檻,優化生產協作方式。

作爲AIGC領域較早上市的公司,出門問問經歷了多年虧損,目前主打的硬件產品也和科大訊飛的AI錄音設備、阿里系的AI錄音分析軟件有功能重合之處,該怎麼直面這種競爭?李志飛表示,出門問問自2014年起涉足AI與硬件結合領域,在供應鏈管理、硬件研發、市場銷售等方面積累了經驗,這是純軟件公司或新入局者短期內難以具備的。他強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十餘年積累的軟硬協同能力、全棧技術儲備以及用戶價值導向的業務思路。

據財報披露,2025年下半年,出門問問將繼續加大AI Agent核心技術研發投入,拓展耳機、智能手錶等硬件產品形態,推動商業模式從“產品銷售”向“服務+平臺”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