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請找到你的節奏

‍就在剛剛,教育部發布了一則通知,因提前開學、違規補課 教育部點名批評這些學校!

班主任接我們班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只有四個字:勿向外求。我把這四個字轉化成影響我最深刻的中高考已進入倒計時,小張在一次摸底考試前,由於

節奏最重要!

初中、高中學習,像踏上一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有時你會覺得腳步沉重,明明很用力,卻好像總在原地踏步。別沮喪,這往往是因爲我們不小心踩中了路上的“小陷阱”,或是還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行路方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常見的困惑和破解之道,讓你的學習之路走得更輕快、更有方向。

01

你是否常常覺得學習很“虛”?好像只是爲了應付考試、讓爸媽滿意,或者那句聽起來很遙遠的“上好高中大學”?這種模糊的目標,像隔着一層霧看風景,很難點燃心中持續的熱情,學習就容易變成被動應付的苦差事。

試着讓目標清晰起來吧!主動和那些走過這段路的學長學姐、親友們聊聊,聽聽不同選擇帶來的生活差異,你會發現知識真的能爲你打開更多可能性的大門。或者,把你的興趣和學習結合起來——喜歡籃球?研究球星背後的科學訓練;熱愛音樂?探索音符裡的數學秘密。當你發現學習能服務於熱愛,動力自然會涌上來。別忘了,把大目標切成一個個小臺階,“本週弄懂數學的一元一次方程”、“下次語文測驗提高5分”,每邁上一個臺階,那份成就感就是最好的加油站。

02

踏上新知識的旅途,不能空着手,這些習慣你要養好!

沒有預習習慣,上課就像一頭闖進陌生的迷宮,老師講得快一點,思緒就跟不上,知識點聽得雲裡霧裡,一不小心關鍵點就溜走了。養成每晚花上寶貴的10-15分鐘,提前看看第二天要探索的“地圖”——瞭解核心概念、公式、例題的大致模樣。這小小的投入,會讓你在課堂上胸有成竹,能更專注地跟隨老師深入挖掘寶藏。新學期拿到新課本,也別忘了先快速翻翻目錄和章節標題,對整趟旅程有個全景預覽。

學習不是當“複印機”,把公式定律像課文一樣硬生生塞進腦子。死記硬背的結果,往往是題目稍作變化就傻了眼。真正的學習在於理解和靈活運用。遇到新知識,多問幾個“爲什麼”:這個結論怎麼來的?爲什麼這樣用?和前面學的有什麼聯繫?弄懂了“根”,才能長出“葉”。做完一道題,別急着翻篇,試試改變條件或數字,想想它還能變成什麼樣子?或者找找同類的題目練練手。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做錯的題反而是閃亮的“金礦”!專門爲它們準備一個“寶庫”(錯題本),不僅記下題目和答案,更要深挖錯誤的原因——是概念模糊了?計算馬虎了?還是方法根本不對?徹底理解正確的思路,並定期回顧這些“寶藏”,就能避免在同一個坑裡跌倒兩次。

計劃列了一大堆,卻總是拖到深夜才寫作業?想專心看書,手機卻像有魔力一樣總把你拉走?這可能是缺乏清晰的路徑,或者誘惑的干擾太強。試試把大任務(比如寫作文、複習一章)切成容易完成的小塊——列個提綱、寫個開頭、複習一小節知識點。完成這些小目標帶來的成就感,會推着你繼續前進。學習時,試試“番茄鍾”法:設定25分鐘,像戰士一樣專注投入,把手機請到別的房間或交給爸媽保管,關掉無關的網頁。時間一到,休息5分鐘活動一下。幾個回合後,給自己長一點的休息。主動切斷干擾源,爲自己創造一個純淨的學習空間。

上課時只顧埋頭抄板書,筆記記得密密麻麻,複習時卻像看天書?這說明你可能成了“抄寫員”,忘了思考纔是主角。上課時,優先集中精力聽懂老師講的內容,筆記只需抓住關鍵點、核心思路和你腦中蹦出的疑問。課後,花點時間整理這些“思維碎片”,用不同顏色標註重點、疑問和補充的想法,讓筆記成爲清晰的知識地圖。前面提到的錯題本,更是你掃清盲點、穩步提升的秘密武器,務必用心經營。

進南京各年級家長羣

獲取更多考試升學信息

有時因爲成績還過得去,或者礙於面子,遇到問題憋在心裡不問老師同學,不懂裝懂,結果知識漏洞像雪球越滾越大。要打破這種封閉!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老師和同學都是你身邊寶貴的資源。提問是求知路上最聰明的舉動,藏着問題只會耽誤自己前進。除了問人,也要學會獨立查找資料的本領——課本、輔導書、權威的學習網站或APP都是好幫手。即使你在某方面已經領先,也要保持一顆開放學習的心,虛心請教,博採衆長,因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習時思緒像脫繮的野馬?旁邊一點動靜就能把你帶走?專注力是可以培養的。首先,找一個相對安靜、整潔的地方作爲你的“學習基地”,清理掉書桌上不必要的雜物。最關鍵的一步,是學習時主動把手機、平板這些“干擾大王”請出視線!或者藉助專注APP暫時鎖住它們。培養專注力也可以從你真正熱愛的事情開始,比如全神貫注地讀一本小說、畫一幅畫、拼一個模型。當你體驗過沉浸其中的樂趣,再把這種專注的狀態遷移到學習任務上,就會容易得多。

初中、高中這段學習旅程,是探索世界、發現自我的重要一站。路上或有迷霧,或有溝坎,但只要看清方向,用好方法,保持勇氣和信心,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你終將攀上知識的高峰,領略到屬於自己的壯麗風景,收穫成長與自信的豐碩果實。記住,學習不是苦役,而是一場充滿驚喜的發現之旅。握緊你的“探路杖”(方法),帶上你的“好奇心”(動力),勇敢出發吧!你的潛力,遠超你的想象!

文章來源:陳穎語文、南京擇校

關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