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成15%是真的! 川普強收輝達「保護費」專家酸:國家安全不管了?
美國總統川普證實,輝達同意繳納在大陸地區晶片銷售所得的15%,以換取出口管制許可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總統川普11日證實相關媒體報導,輝達與超微已同意把在中國大陸銷售晶片的15%營收上繳給美國政府,以換取川普政府核發的出口許可證。稍早消息傳出時,外界大感錯愕。專家直言,向企業索取部分收入來換出口許可證的做法,可說是前所未見。更有分析指出,川普政府的這一行爲可能會讓美國經常使用的「國家安全」藉口失效。
分析師向美國財經媒體CNBC表示,川普政府制定的安排「不同尋常」,但凸顯了現任白宮領導人的交易特質。彭博社也認爲,這樣的安排反映出川普一貫的行事風格,即透過在貿易上的「讓步」,爲美國爭取到財政上的回報。可是在現代企業歷史上,這種小範圍、有選擇性的「出口稅」幾乎沒有先例。
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研究員Jacob Feldgoise表示,「從出口管制這一角度來看,這種看似等價的交換是前所未有的。這樣的安排可能會使美國在出口管制上所使用的國家安全理由失效」。他更進一步補充說,「這同時也可能會削弱美國在與盟友協商實施配套管制措施時的立場」,「如果美國的決策者願意爲了經濟利益,而向美國企業或外國政府讓步,從而犧牲國家安全方面的考量,盟友可能將不再信任他們」。
曾在拜登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商務部顧問的Alasdair Phillips-Robins對此舉提出了批評。他指出,如果此事爲真,那就表明美國政府爲了給財政部增加收入,正在犧牲國家安全方面的保護措施。
近年來,美國爲了遏制和打壓中國大陸,已經把美國的「國家安全」概念泛化成一種無所不包的大網。今年4月,美國正是打着「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旗號,禁止輝達向大陸銷售H20晶片。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資深研究員Geoffrey Gertz直呼,「這真是太荒唐了」,並質疑,「如果向中國出售H20晶片確實存在國家安全風險,那我們一開始就不該這樣做;可是如果不存在國家安全風險,我們爲什麼要對這種晶片銷售施加額外的懲罰?」
從輝達過去財報的數據來推算,如果H20的銷售能夠恢復到正常的水平,美國政府每季能夠從這些交易中獲得大約10億美元(約新臺幣301億元)的收入。據摩根士丹利估算,如果限制解除,超微在2025年的營收可能增加30至50億美元(約新臺幣905~1509億元)。
瑞聯銀行(UBP)董事總經理凌煒森(Vey-Sern Ling)表示,「考慮到美國的財政赤字以及其急於收取關稅的態度,美國政府顯然非常需要這筆錢」。
部分專家還擔心,美國政府可能想要抽成更多。策略諮詢公司美商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合夥人陳澍(George Chen)指出,「從長遠來看,我們不確定美國政府是否會從他們的中國業務中抽取更大的份額,尤其是在他們對華銷售額持續成長的情況下」。
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主管Deborah Elms憂心,輝達和超微的收入分成協議,可能促使白宮將目標進一步轉向其他行業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