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不吃進重金屬 專家教訣竅:3部位別吃

營養師建議吃魚優先挑選小型魚,以減少吃進重金屬的機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吃魚能補充優質蛋白質,更有研究指出,常吃鯖魚、鮭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有助保護心血管,不過,營養師張語希提醒,吃魚也要聰明吃,建議別吃或少吃魚皮、魚頭與魚內臟,這些都是容易累積毒素與重金屬的地方,另外,選擇小型魚,料理前去皮與汆燙,都有助於降低吃進重金屬的機會。

張語希在臉書粉專發佈影片表示,大家都認爲吃魚有益健康,但也是有一些事情要注意,以下3個建議吃魚時少吃或不吃的部位,以免反而危害健康。

魚皮的優點是含有膠原蛋白、不飽和脂肪酸,但也是鉛、汞等重金屬累積最多的地方,尤其是來自深海的大型魚類,因爲這些污染物,就可能會累積在魚皮中。

魚頭雖然含有膠質,但是像在魚鰓旁邊,就很容易累積毒素或是寄生蟲,清理不乾淨,就容易吃到污染物。

有些人會拿魚內臟來煮湯,其實它的營養價值很有限,也很容易累積毒素、重金屬或有寄生蟲,不建議食用。

張語希提供3個有助減少因吃魚而吃進重金屬的方法。包括1.去除魚皮,有研究顯示,鮭魚先去皮再煎,能減少40%重金屬殘留,煎完再去皮,則能減少20%。2. 挑選小型的魚,像是秋刀魚、鯖魚、小黃魚,重金屬殘留相對比較少。3煮湯前可汆燙,可以去除表面血水、腥味、雜質與減少重金屬的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