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稀飯等於喝糖水?農糧署用中醫、現代營養學教你健康吃
▲稀飯示意圖。(圖/資料照)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不少人認爲吃稀飯就像喝糖水,既沒營養又容易讓血糖飆升,農糧署近日在臉書澄清,這種說法過於片面。事實上,從中醫典籍到現代營養學都肯定稀飯和米湯的好處,不僅有助養胃、復元,也能提供基本營養。
根據《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古籍記載,米湯具備「和胃、養陰」和「補虛止渴」等功效,適合病後虛弱或口渴的人食用。張仲景也曾用米飲幫助病人恢復體力,可見稀飯在中醫食療中佔有一席之地。
從營養成分來看,標準一碗稀飯(白米50克加水300毫升,煮成約300克稀飯)含熱量約150大卡、碳水化合物33克、蛋白質3克,脂肪極少(不到0.5克),還含有維生素B1、鉀、鎂、磷等礦物質。和糖水相比,稀飯不只水分多,營養也更完整。
在血糖影響方面,雖然稀飯的升糖指數(GI)比白飯高一些,但因爲水分多、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升糖負荷(GL)並不高,對血糖衝擊沒有想像中大。反觀糖水,GI值接近100,GL也高,纔是真正容易讓血糖飆升的食物。因此,稀飯和糖水完全不能畫上等號。
想要吃得健康,農糧署建議稀飯最好搭配蛋白質(如豆腐、魚、蛋、肉類)、膳食纖維(青菜、菇類)及健康油脂(如芝麻油、堅果),不僅能降低餐後血糖波動,也能讓飽足感更持久。重點是均衡飲食勝過排斥單一食物,下次有人再說「吃稀飯等於喝糖水」,不妨把這些科學觀念分享給他。
????【吃稀飯=喝糖水?錯了!】 很多人說:「吃稀飯等於喝糖水,沒營養還使血糖上升快!」其實這樣的說法 太過簡化。 ???? 從中醫典籍到現代營養學,都指出 稀飯、米湯 有其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