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鹹「腦細胞大亂鬥」血壓衝高 醫曝最新研究:神經元煞不住車

▲鹽巴示意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長期吃太鹹,不僅腎臟會受損,連腦袋也會出狀況!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引述2025年《Neuron》期刊最新研究指出,當鹽分攝取過多時,腦內的小膠細胞會吞噬星狀膠細胞的突起,導致神經元失控放電,讓血壓節節攀升。這項發現顛覆了過去只認爲鹽分影響腎臟與血壓的看法,證實鹽還會直接對腦部細胞造成深遠影響。

張家銘表示,實驗團隊讓動物連續一週飲用高鹽水,結果發現星狀膠細胞的突起明顯減少。這些突起原本負責清除多餘麩胺酸,避免神經元過度興奮。一旦這道防線被破壞,麩胺酸就會堆積,造成神經元持續過度放電,血壓也跟着一路飆升。研究進一步發現,高鹽環境下,小膠細胞不再只是「清道夫」,而會靠近血管加壓素神經元,吞食星狀膠細胞的突起,進而破壞腦內平衡。

更令人振奮的是,當研究人員用藥物抑制小膠細胞活化後,星狀膠細胞的突起得以保留,麩胺酸濃度回覆正常,神經元也不再失控放電,血壓隨即穩定下來。這顯示未來高血壓治療或許不僅要關注腎臟和血管,還要把腦部細胞的變化納入考量。

張家銘強調,減少鹽分攝取仍是最實際、有效的方法。他建議平時下廚時可多用天然香料如蒜頭、胡椒、檸檬來取代鹽巴,外食時主動要求少鹽或醬料分開,並儘量減少零食、罐頭及醃漬食品的攝取,以降低隱藏鹽分的攝入。此外,壓力和慢性發炎也會促使小膠細胞異常活化,因此維持規律運動與良好睡眠同樣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每個人對鹽分都一樣敏感。有些人鹽吃多了血壓依然正常,有些人則一吃鹹血壓就飆高。這背後牽涉到基因差異,包括血管加壓素、腎臟排鈉及小膠細胞相關基因。張家銘建議,家族有高血壓史或自己血壓波動大的人,可考慮基因檢測搭配血壓監測,評估是否屬於鹽敏感高風險族羣。

張家銘表示,這項研究提醒大家,鹽分不只是調味料,而是可能在腦細胞之間掀起一場「細胞內戰」的隱形推手,更可能在腦細胞之間引爆一場「隱形內戰」,進一步推升血壓。每次少加一點鹽,就是爲自己的腦袋和健康多加一道防線,「少鹽不只是護腎護心, 也是守護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