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消暑要注意!醫師提醒:小心「腦結冰」傷身
專家特別提醒,兒童更應謹慎食用冰品。示意圖/ingimage
進入夏季,各地氣溫升高,不僅白天酷熱,夜晚也熱浪難消。面對炎炎夏日,許多人習慣以冰鎮飲料、冰淇淋消暑,但專家提醒:「吃冰也得吃得講究」,一味貪涼恐造成健康隱患。
根據「新華網」報導,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在吃完冰淇淋後,突然感覺前額劇烈疼痛,並出現胃部不適,緊急就醫後被診斷爲俗稱「腦結冰」的症狀。醫師指出,這是因冰冷食物瞬間刺激口腔黏膜和蝶齶神經節,導致頭部血管劇烈收縮、痛覺神經被強烈衝擊所致。
「腦結冰」多表現爲前額或太陽穴瞬間刺痛,嚴重時還可能伴隨流淚、噁心、肢體乏力,甚至短暫性意識障礙等症狀。大多數人在幾分鐘至十幾分鍾內可自行緩解,但少數患者疼痛可能持續半小時或更久。
醫師提到,高溫下吃冰更需特別注意:劇烈運動後,應至少休息2小時再吃冰,避免血管突遇冷刺激導致頭痛;冰品入口後,也可先含幾秒再吞下,降低口腔血管刺激;此外,飯後、午間食用最佳,空腹吃冰對胃腸刺激更大;並要避免連續大量攝取冰食,每次冰飲不超過150毫升,冰棒最多一根,小口慢飲最安全。
專家也提醒,有偏頭痛病史、兒童或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羣,更應謹慎食用。若吃冰後出現持續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千萬要及時就醫。平時也要多喝水、多吃菜、維持良好睡眠及運動習慣、留意體重變化,預防心血管患病之風險。